程婴成就《赵氏孤儿》(转自爷爷的红袖文集)[转载]
 
 
Aspic  2006-04-09 12:56   收藏:0 回复:0 点击:5108          

   据《山西晚报》记载(记者:李学文、李善保、赵文建):襄汾县赵康镇东汾阳村发现一通古碑,碑板阳面镌刻“晋上大夫赵宣子故里”九个大字。据考古专家实地考证,此碑刻于唐代,距今已有一千余年的历史。
   此碑为青石质,螭首方趺,通高305厘米。九个大字每字字径15厘米。由于年深日久,风雨剥蚀,碑板边缘纹理已模糊,但字迹仍清晰可辨。碑文中的赵宣子即赵盾,谥号宣孟,是公元前七世纪春秋时期晋国重臣,三十出头就成了晋国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正卿显贵,先后辅佐襄公、灵公、成公,选贤任能,倡导文明,安邦抚疆,扶助农桑,为巩固晋国霸业做出了极大贡献。著名的戏剧《赵氏孤儿》讲述的就是晋国大臣韩厥、程婴、孙公杵三义士救赵盾之孙赵武的故事。
   这一古碑的重现,为研究晋文化提供了弥足珍贵的实物资料。
  
   说起程婴,大家肯定会想到著名剧目《赵氏孤儿》了--(故事源于《史记·卷四十三·赵世家第十三》、《史记·卷四十五·赵世家第十五》 )
   程婴,春秋时期晋国卿赵朔的友人;公孙杵臼,赵朔的门客。生卒年俱不详,主要活动在晋景公时期(前599-前581年)。
   晋景公三年(前597年),赵氏家族遭难。司寇屠岸贾追究刺杀晋灵公的主谋,罪名加在赵朔之父赵盾身上,把赵氏全族诛灭。当时只有赵朔的妻子幸免于难,因为她是晋成公之姊,在宫中避祸。赵朔妻身怀六甲,如果生男,则是赵氏不灭。因此,保全和绝灭赵氏的两方,都盯住了这个尚未出生的遗腹子。
   此时,公孙杵臼见到程婴,问程婴为什么没有为朋友殉难,程婴说:“朔之妇有遗腹,若幸而男,吾奉之,即女也,吾徐死耳。”这时程婴已抱定殉难的决心,但是把保全赵氏后代放在首位。二人心意相通,遂为救援赵氏后代结成生死之交。
   不久,赵朔妻产下一个男孩。屠岸贾风闻后,带人到宫中搜索。赵朔妻把婴儿藏在裤子里面,又幸亏婴儿没有啼哭,才躲过了搜捕。为寻万全之策程婴找到公孙杵臼商量办法,公孙杵臼提出一个问题,个人一死难呢,还是扶持孤儿难?程婴回答,个人一死容易,扶持孤儿难。于是,公孙杵臼说出一番计划,请程婴看在赵朔对他的深情厚谊的份上,担当起扶持孤儿的艰难事业,杵臼自己则选择的是先去赴死。
   计划已完,他俩谋取别人的婴儿,包上华贵的襁褓,带到山里,藏了起来。然后程婴出来自首,说只要给他千金他就说出赵氏孤儿的藏身之处。告密获准,程婴带着人去捉拿公孙杵臼和那个婴儿。公孙杵臼见了程婴,装得义愤填膺,大骂他是无耻小人,既不能为朋友死难,还要出卖朋友的遗孤。然后大呼:“天乎! 天平! 赵氏孤儿何罪?”请求把他一个人杀了,让婴儿活下来。自然,公孙杵臼的要求未被答允,他和那个婴儿都被杀了。
   程婴和公孙杵臼的调包计成功,人们都以为赵氏最后一脉巳被斩断,那些附和屠岸贾的人都很高兴,以为从此再不会有人找他们复仇。程婴背着卖友的恶名,忍辱偷生,设法把真正的赵氏孤儿带到了山里,隐姓埋名,抚养他成人。
   15年以后,知情人韩厥利用机会,劝说晋景公勿绝赵氏宗祀。景公问赵氏是否还有后人,韩厥提起程婴保护的赵氏孤儿。于是孤儿被召入宫中。孤儿此时已是少年,名叫赵武,景公命赵武见群臣,宣布为赵氏之后,并使复位,重为晋国大族,列为卿士。程婴、赵武带人攻杀屠岸贾,诛其全族。
   赵武20岁那年,举行冠礼,标志着进入成年。程婴觉得自己已经完成夙愿,就与赵武等人告别,要实现他殉难的初衷,以及了却对公孙杵臼早死的歉疚心情。他其实也是以一死表明心迹,证明自己苟活于世,决没有丝毫为个人考虑的意思。赵武啼泣顿首劝阻,终不济事,程婴还是自杀了。
  
   程婴和公孙杵臼的事迹,后世广为传颂,并且编成戏剧,出现在舞台上,甚至流传到海外异邦。他们那种舍己救人、矢志不渝的精神,一直为人们所钦敬。程婴忠实于友谊,公孙杵臼不忘旧主的品格,也是人们津津乐道的。
   不管怎么说,程婴忠实于友谊在于“换婴”和忍辱负重,没有“换婴”的前文,公孙杵臼和那个婴儿被杀,就没有“公孙杵臼不忘旧主的品格”的形成,更不会有《赵氏孤儿》的名剧产生,是程婴成就《赵氏孤儿》。
  
  

转载    回  复   


传统媒体或网络媒体转载请注明转自“胡杨林”(www.my510.cn),并付给作者稿费,否则即为侵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