难忘的泥火盆
jlyjlwh200
2006-04-18 15:41 收藏:
3
回复:
30
点击:
1949
在这乍暖还寒的春季,暖气停了。室内的温度也骤然降下来,使我不由得想起了那泥火盆,想起了那泥火盆陪伴的岁月。
提到泥火盆,应该说是个罕见的物件了。不仅南方的朋友寡闻,就是当地的现代人也会感到十分陌生了。可就是那小小的泥火盆,却曾是家乡地区人们祖祖辈辈离不开的物件,在漫长寒冷的冬季,他几乎成了人们最可亲近的宝物。
泥火盆很廉价,制法简单,都是各家自己制作自己用,从来没有在市场上交流过,不曾做过商品。
制作泥火盆的材质,主要是黄土,杂以撕碎的麻绳头之类,和成干泥状。根据所需泥火盆大小,取来不同规格的在商店中买来的泥瓦盆做模子。
将泥瓦盆倒置在桌子上,在盆四周撒上拌湿了的柴火灰,把和好的干泥往盆灰上面粘贴,泥厚大约寸许。之后放置两三天,待泥八成干,将泥瓦盆拿出来,泥盆就自成形状了。然后再用泥做成沿粘上,沿都是外闪的;用泥做成像粗血肠一样的长条,围成圆圈,粘到底部,做盆底。
趁泥盆未干透之际,用碗碴子面狠擀泥火盆面,使其光滑腻手,泥火盆即可使用了。
制作泥火盆多在夏天,因其温度高,黄土好取,盆子又干得快。
我小时候,家乡中的每一家都有大中小几个泥火盆,以备各屋之用。
泥火盆最大的作用就是冬季取暖,将灶坑中柴火燃烧后的火,扒出来放到泥火盆中。泥火盆一般都是放在火炕上,室内温度可以提高四五度。
泥火盆的最大好处一是廉价,不需任何花费;二是装火不像铁火盆那样烫;三是放在炕席上安全,不会着火。
那时晚间,家里为了省电,很少开灯。也没有电视看,一般人家都是全家人围火盆坐一周,将手脖子放到泥火盆沿上,烤火聊天,真可谓其乐融融。
冬季都是两顿饭,而且伙食也差,晚间经常饥肠辘辘。于是最好的办法就是把土豆或冻豆包埋在泥火盆中烧。用火烧熟的土豆真是别有一番风味;豆包本来就是蒸熟了后冻的,烧完后,外面成尜尜样,皮略硬,吃起来淳淳的香味无法胜收。
人们有时也用小铁盒装上生瓜子,将盒坐到火盆的火上,不断拿起来摇晃,十几分钟瓜子就会炒熟,味道是现在市场上卖的瓜子无法比拟的。
也有将生苞米粒放到火里烧的,俗称崩爆米花。苞米粒在火里片刻就鼓了起来,有的发出怦怦声,就是熟了,说是崩爆米花,其实很少看到出花,都是哑巴。可放到口里味道可就不一样了,越嚼越香,胜过今日爆米花十倍。尤其是冻苞米粒,一咬还有一口气崩出来,香气溢满口腔。
那时生活十分困苦,大米是看不到的,每年只能分点粳米,春节吃两顿后,留出一把米以应急。家中人一旦有个头疼脑热的,没别的好吃的,只能抓点粳米,淘好放到一个瓷缸子中,放好水坐到泥火盆中熬点粥。那时米特香,瓷缸子水刚一开,就是满屋香气,吃到嘴里更是沁入五脏六腑。
泥火盆还融入了浓浓乡情,冬季家中来了客人,主人第一句话便是:“赶快进屋,上炕烤烤火。”来者若是熟人,决不客气,脱了鞋就上炕,与主人盘腿坐在泥火盆周围,东家长西家短地聊起来。要是带来了小孩子,马上拿来两个鸡蛋,埋到泥火盆里烧上。
有了泥火盆,抽烟的省了不少火柴,老头老太太将装好了烟的烟袋锅伸到火里,嘴里不断地抽,三两口烟就着了,有滋有味地吧嗒吧嗒地抽起来。
泥火盆还有个特殊的功效,就是老母鸡趴窝时用。在泥火盆底上铺上草,多数是谷草;草上放30多个鸡蛋(必须是公鸡配过的母鸡下的蛋),老母鸡就老老实实地趴在窝里孵蛋,用泥火盆孵蛋成活率极高。
大约到了六七十年代,泥火盆不断被铁火盆或火炉子取代,近代农村火墙、暖气的兴起,劳累了几辈子的泥火盆也渐渐淡出了人们的视野,直到现在得到彻底退休。
大概不会有多少人还记得那泥火盆了,可对我而言,对泥火盆却还是那样情有独钟,这不仅是泥火盆在那艰苦的年代曾为人们立下了不朽之功,更重要地是围绕泥火盆发生的种种情事更是令人难以忘怀。
我想起泥火盆,就想起了那些难忘的往事;我想起了那些往事,就想起了那泥火盆。
啊,难忘的泥火盆;难忘的往事!
被
文坛.浮生杂记
收录 原创
查看回帖
回 复
传统媒体或网络媒体转载请注明转自“胡杨林”(www.my510.cn),并付给作者稿费,否则即为侵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