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日清凉飘啊飘
 
 
落花风  2006-07-18 16:51   收藏:0 回复:1 点击:4251          

  
  这天,阳光很毒,打了遮阳伞,却挡不住伞外的一团火,于是心情很郁闷,如同皮肤上黏上了一层湿湿的桨一样让人不舒服。就这样走在阳光下,不小心触到了发,发根都是火热的。低着头,只顾快步地走,希望早点离开这片火热,但又似乎火热的感觉一直追随在身旁。生活在火热的阳光下日子都变得灰暗起来。
  走过了白色的水泥地,又走过一片钢筋森林。火一直笼罩在四周,到处都有火球,到处都是刺目的颜色。我真的不知道在这样的天空底下,如何寻找一份清凉?终于回到家,连忙打开冰箱,一团清凉的雾霜扑面而来。突然在这种人造的温度里,所有的记忆也如同被打开了,像一层一层卷着的绸缎,一层层揭开。而所有的雾霜里的记忆却都与清凉有关。
  记忆中一直抹不掉一个美丽的名字:橝山下。光听这个名字,然后用脚趾头想,就知道我一定是出生在这同样美丽的地方。青山环绕,中有宝地,四季叠翠,似是神仙无意间遗落在山间的绢帕。而我们又似是绢帕中的点点花。逍遥似神仙。山,在记忆中是无名的。山上很多的竹,很多的乔木,在山脚下的日子,一直清清爽爽,因为山野的风少了城里的吝啬,而又多了一份温柔。就那样轻轻地拂过我的童年,童年里没有炎热,没有今日的这把火。一切的凉爽都如浑然天成,一切的记忆都是真切的。
  家乡如迷宫的房子尽头有一口井,全村几百号人的生活全都靠着这口井。上百年的历史,深不见底,高高的井台,井台边青色的苔蔓,似乎无言地诉说着沧桑。用棕绳拖上一桶水,再小心的捧一口水到眼前,眼睛就现在了那捧水里,而来自地底的那一份关怀更会凉透心底。童年的我,夏日喜欢在井边,因为井边的空气都似与别处不同。每每有人打上了一桶水,我们都要凑上前,像乞讨一般,乞讨着一口清凉,这个简单的要求很多时候却被拒绝,因为清凉是人人都珍爱的。玩了一个夏日后,出于安全的考虑,大人们开始驱赶顽皮的我们,于是我们只有隔着很远望井水,不得近前。这一隔就隔了二十多年,家乡也隔了很远,家乡的井不知是否依旧在?
  后来还见过很多井。
  七岁时到了同样绿树环抱的矿山生活。学校里也有一口井,位于小学和初中部相交的走道下,走道完全遮住了井口的阳光,这倒刚好为井水更增一份清凉,一份神秘。如同一个深居闺中的少女,散发着静谧。那口井一直是学校的宝,既为住校的老师带来了很多便捷,又给顽童的夏日提供了天然免费的饮料。和故乡相比,它没有高高的井台,没有沧桑的苔蔓,因为它年轻。走出了学校后,继续求学,然后打拼,再没有捧过校园井水的清凉了。但这个如火的夏日,我忆起了它。
  和他结婚后,才知道他的故乡在桃源。在我的想像中,桃源应是陶渊明笔下的仙境。于是,在一个夏日踏上了寻仙源之旅。一路的青色的棉杆直立着,粉色的棉籽花,摇出清香,即使阳光下,这份清香里也自有一份清凉的感觉,因为这清香只在乡间的风里才可以闻到,城里的风只夹带烟尘的气息,污染人的肺,人的肝,还有人的心情。他大伯家也有一口井,只是这井和故乡,学校的井都不同,是农村自制的井,需压力才能压上来的,于是每次压时,总要把压杆的上方先灌上一瓢水,这称作“引水”,再使劲,连续地按压压杆,井水就汩汩地从压杆的另一端出来了。洗上一桶子衣物,得耗上一把子力气才行。不过,炎炎的夏日,清凉就这样从手边冒出来,耗上再大的力气倒也值得。大伯家的院门正对着乡间的大道,过路人多,很多的乡民,外出做活,热了,累了,过身时,扯着大嗓门与大伯打声招呼,然后大咧咧地走到井边压井水,大伯家的孩童帮忙,乡民拿嘴对着出水的一端,一口气恨不得就把所有的清凉装进肚。大伯家的孙儿辈更是把这口井当玩具,轮流地压,轮流地在井水下冲脚甚至不避人地脱光了衣服,把那份纯真暴露在阳光下,然后让清凉的井水划过身体的每一个角落。或者玩累了,疲了,就咕噜噜地喝下一大口井水,他们从来不会去计算水里有多少细菌,有多少微生物,喝未经处理的水会引发哪一种疾病?但他们却健康的活着。
  我有时怀疑,城里的孩子一个不小心,就会吃坏肚,喝坏肚,偏偏乡间的孩子,在这样的环境下,却像草一样健康自由的生长。
  真的很想重回儿时,去寻一寻那沧桑的井,还有绿色温柔的风。回不去,但清凉化作了生命的痕迹永远在心底。大伯走了,井还在,想起大伯,就想起井,想起井,又想起桃源仙境。记忆反反覆覆。于是这一个夏天,在我的上空,有一份清凉在飘啊飘。
  
  2006.7.18
  

原创[文.心路心语]    查看回帖   回  复   


传统媒体或网络媒体转载请注明转自“胡杨林”(www.my510.cn),并付给作者稿费,否则即为侵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