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别忙着为“愤青”戴高帽
 
 
海魂  2007-05-29 17:57   收藏:0 回复:2 点击:4918          

   先别忙着为“愤青”戴高帽
  海魂
  以前我都误“愤青”为“喷青”,望文生义,理解为“喷泉般的青年”,即不受任何约束敢于横冲直撞的年轻人。今读朱新峰发表在2007年5月22日《杂文报》的《为“愤青”鼓与呼》才知道:“愤青”最初只是“讥诮那些不分青红皂白的狭隘发民族主义者”,后来是“所有对于现实有所不满的人”,其实,那就是拥有正义感的敢于反映现实的人群。同期又有杨金辉、魏剑美的《四个老“愤青“的牢骚》,把孔子、李白、曹雪芹和鲁迅都归入了“愤青”,这么说来,海瑞也应该属于“愤青”了,因为他是中国历史上大名鼎鼎的“拥有正义感的敢于反映现实的人”。
  这样一来,不是把海瑞和社会上那些声名狼藉、对现实不满的人混为一谈么?这不是贬低了海瑞?因为人们普遍对“愤青”的理解是“对于现实有所不满的人”。据笔者了解,社会上形形式式的“愤青”,并不是都像朱先生所说的那样“让邪恶势力害怕的愤青,让世俗不舒服的愤青,充满正义的愤青”,有些半正半邪,五十步骂一百步;有些对别人马列主义,对自己“修正主义”。这些人怎么能与海瑞并称呢?别看他们口口声声学鲁迅、宗海瑞,其实拉虎皮做大旗,骨子里与鲁迅、海瑞背道而驰。
  陈仓在《海瑞做官的利器》(《杂文月刊》2007年6月上)里说,海瑞能在黑暗荒唐、寡廉鲜耻、环境恶劣的体制下接二连三地升官,最后官至二品善终,无非是他有过人的本领。
  首先,海瑞精通法律。看看目前的有些“愤青”,还没读懂中国的书,连外语都没懂几个字母,就开口马列、闭口美国,动不动就用西方的口吻教训中国人。我们的辞海及词典对某个词有明确的释义,他们说,西方对这个词不是这样解释的,按西方说的才对。他们大概不知道,西方国家根本没有汉语词汇。譬如我们说日本首相,可日本人不叫“首相”,他们叫总理大臣。又如我们叫“爱人”,有人偏说外国的“爱人”是情妇的意思。西方的情妇和中国的爱人根本不是同一回事。
  第二,海瑞没有“圈子”牵涉,每次政治斗争结束后,他都得到皇帝的重用和大臣的信赖。可是我们的“愤青”们,拉帮结派,对这个看不顺眼,对那个充满仇恨,只有几个臭味相投的酒肉兄弟互相肉麻地吹捧,仿佛佛祖重生、海瑞降世,这不但不让邪恶势力害怕,反而容易沦为邪恶势力的帮凶。
  第三,海瑞善于使用道德武器。之所以像海瑞这样刚直不阿的人官越做越大,而愤青们却越来越没市场,是因为海瑞是闻名朝野的正人君子、廉政模范,道德品质无可挑剔。而不少愤青却投机取巧、偷鸡摸狗,说的一套,做的是另一套,声名狼藉。
  第四,名气是一种无形资产,也是一种“保护层”,海瑞凭这个使皇帝和权贵拉拢他树立权威。可是我们的愤青们,谁给了他一根骨头,就在谁的面前歌功颂德活脱脱地成了“犬儒”,谁满足不了自己的要求,就在谁的面前“愤青”。这样的愤青怎么能教育别人,维系世道人心?
  第五,海瑞有理想,有信仰,且胆识过人。而愤青们善于见风使舵,贪图高官显爵,贪图花天酒地,因而很容易露馅,落得可怜的下场。
  以上五个理由,足以把海瑞和愤青区别开来。当然,社会不可能只有孔子、海瑞、鲁迅等圣人、贤人,也不可缺少愤青,但是,愤青就是愤青,他们不是海瑞,也不是鲁迅,我们先别忙着为愤青戴高帽,以免连海瑞、鲁迅等也归入了愤青行列,损害了他们的光辉形象。(含标题1300字)
  
  2007年5月29日星期二
  

原创[胡杨论剑]    查看回帖   回  复   


传统媒体或网络媒体转载请注明转自“胡杨林”(www.my510.cn),并付给作者稿费,否则即为侵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