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的思考]自命题征文——书之于我
 
 
静谧港湾  2007-07-15 17:08   收藏:1 回复:13 点击:5841          

   书,已经成了我的生命的一部分了,而且似乎愈演愈烈,是很重要的一部分。宁可三日无肉,不可一日无书。
   苏大学士有言: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对我来说,居所有没有竹子并不重要。但手头没有了书看,那对我就不啻于灭顶之灾了,简直就是一种摧残!
   你问我书是我的哪一部分?嗯,得想一想了。
   手足吗?不是。但有那份手足情谊。
   股肱吗?也不是。但感觉没有了书,会比没有了股肱还要不自在。
   眼睛吗?不是,但没有书,目光就不会那样明亮、看问题就不会那样尖锐犀利。
   大脑吗?也不完全对。
   书,是精神的食粮,是生活的奢侈品,是大脑的内容物,是电子计算机的软件,是一个人的思想可以熠熠发光的能源,是让你的精神可以馥郁芬芳的根本,是让你的语言光芒四射的那份不可或缺的光环……
   书中自有黄金屋和颜如玉。这句古语对我来说,似乎不太适用。书是读了不少的,时至今日,依然没有见到那黄金屋和颜如玉从哪本书里兀地蹦出来把我吓一跳,即便是吓个半死,也算是值得。居室仍然家徒四壁,唯有书香了。
   儿时的家境并不宽裕,但也不算是穷得叮当响。上学时,学校发的助学金之类的待遇从来是轮不到我的份的。上了大学,常把家里给的伙食费抠出一些来去买书。宁可一顿中饭只吃一块酱豆腐和四两白米饭。四年下来,胃吃坏了,但我从来没有因此而后悔过。工作以后,自己有了收入,至少不用家里供我吃饭了。但我的工资还是有相当一部分用来买书了。
   大凡学校的教科书里提到过的书的名字,在我的书柜里,都能找到它们的踪影。后来书读得多了,书里又出现了大量的我以前没有听说过的书名,于是,我的藏书终又多了不少以前的书本里看不到的书目。
   我自己的蜗居里,最值钱的,也就是这些书了。冰箱,能用就行。电视,有声有影即可。厨房?嗯,厨房是该讲究些的。不一定要多大,厨具当一应俱全。桌子,能坐下吃饭就够。书桌,是一定要舒服、讲究的,还有那读书用的椅子。床,必须好,且要软床头。我喜欢躺在床上看书。其他的,还要什么呢?不必了。
   我的藏书,总共已经有满满的六柜子了。内容很杂,粗粗罗列一下,大约涉及地理、历史、旅游、建筑、科技、人文、探险、天文、艺术、音乐、美学、文学、医学、心理学、社会学、书法碑帖、围棋、桥牌、美食烹调、宗教、外语、经济、管理等等,呵呵,不下几十种吧,其中,文史类的居多。包括古代史、近现代史、古代文学史、唐宋八大家文集、散文、古代文学名著、古文字学、唐诗宋词、元曲汉赋、四书五经、诸子百家、五行八卦、文学理论、历史地理、古代建筑等等。此外,还有不少工具书。
   我是极少去图书馆的。一则没时间。二则,我有时间的时候,它便关门了,成心和我作对。三则,我始终信奉那句“不动笔墨不读书”的古训,总喜欢在书上写写划划的做批注。借来的书,总觉得没有那么方便,在那上面写划,总觉得是一种不道德的事。四则,我的读书习惯,总是三四本乃至七八本的书一起读的,随时要查阅一些资料,有时桌上、床上都铺得满满的。这些,都是图书馆的那些书满足不了的。
   我熟悉这座城市的大大小小的书店。自从有了每年两次的大型书市,便很少去逛书店了。但每次出差去外地,当地的书店,则是我必去的地方,而且,绝不会空手而归。地方的书店可以买到当地出版的读物,有些,在北京是难得见到的,也算是地方特色吧。
   读书,是我的一大乐趣。书,是我的良师益友。读书最好的时间是在晚上十点以后。白天的一切杂务事,在这个时间已经基本上销声匿迹了,留下的是整段的时间块,可以用来读一些需要连贯阅读的东西。这个时候,最好是外面淅淅沥沥地下着小雨。
  每读一本书似乎就是在聆听山涧小溪潺潺的流水,品味滔滔黄河、长江向东奔流而去的壮阔波澜。读书,又象是在静静地品尝上好的西湖龙井,闭上眼睛,慢慢体味那无尽的回甘。
   “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这是几千年来多少读书人的最高追求,然而,真正能够达到治国平天下的却又寥若晨星。这是现实,不可能人人都做皇帝,大量存在的,是那些普普通通的亿万民众。成材的途径决不仅只读书一条。一名普普通通的挡车工,也有机会当部长,一位出色的木匠,也有可能当上政协主席。然而,可怜天下父母心啊!让自己的子女按部就班地接受系统文化教育,当一名令人艳羡的工程师、能挣大钱的董事长、光宗耀祖的政府官员,始终是天下父母的良苦用心。
   我提倡读书应该带着问题去读,充满好奇心。事事留心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只要你时时留心,行百里路,读万卷书,日积月累,自己的知识范围就会变得更加深广。中学时读过辛弃疾的一首词,《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里面有这么一句:“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当时,不知道京口是什么地方,北固亭又身在何处。廉颇是谁,他能不能吃饭跟辛弃疾有什么关系。随后,又读到《千字文》中有“起翦颇牧,用军最精”的说法,再次提到了廉颇。由此在我的头脑中又一次加深了对此人的印象。廉颇到底是个什么人呢?随着年龄的增长,个人阅历不断增加,似乎多少有了些了解,渐渐地能够体会一些词人的那种心情了。为此,我读了被鲁迅称之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的《史记》中的《廉颇蔺相如列传》,对廉颇有了更进一步的了解。《史记》中有这样的记载:
   “廉颇居梁久之,魏不能信用。赵以数困于秦兵,赵王思复得廉颇,廉颇亦思复用于赵。赵王使使者视廉颇尚可用否。廉颇之仇郭开多与使者金,令毁之。赵使者既见廉颇,廉颇为之一饭斗米,肉十斤,被甲上马。赵使还报王曰:’廉将军虽老,尚善饭,然与臣坐,顷之三遗矢矣。’赵王以为老,遂不召。”
   至此,算是对廉颇有了一个比较全面的了解,那么也理解了辛弃疾当时的那种心态。进而,以上段文章为例,我至少还了解到了以下几点:
   1、廉颇是赵国的一介武夫,生活年代大约在公元前300年前后的赵惠文王时代,可见从那时起,就有王宫大臣行贿受贿的现象了。
   2、作为一国之君,赵惠文王只听信使者的一面之词,便放弃了起用一位镇国大将,最终导致了国家的灭亡。值得借鉴的是:兼听则明,偏听则暗。
   3、一介武夫,永远只是受制于人,而不能自己独步天下。正象孔老夫子所说的:劳心者制人,劳力者制于人。
   4、用人之道,身边的人必须要可信。如上文中提及的使者,大约相当于现在的高级秘书。必须是领导者的忠实信徒,对自己的主子言听计从,忠心耿耿。这样的领导者才有可能成大事。
   5、在公共关系学方面的教益。从另一个角度理解,在疏通关系时,要看准对象,比如那个使者。
   因而现在我也更理解了当初老师们说的“先把书读厚,再读薄”的真正含义了。
   生活中许许多多的知识需要我们去学习。古人给我们留下的文化遗产,博大而精深,仅成语一项已经令外民族的语言仰慕不已,自愧弗如。
   放长线钓大鱼,鱼目混珠,瓜田李下,皮之不存,毛将焉附,流水不腐,户枢不蠹,欲擒故纵,瞒天过海,破釜沉舟,三顾茅庐,南辕北辙,这些都是几千年来我们勤劳智慧的华夏祖先给我们留下来的极富民族与地域色彩的文化积淀,有的来源于生活实践,有的来源于历史事件。这些成语之所以能够历经成百上千年的风风雨雨、世代更迭而留存至今,必然有它的道理。
   在《老人与海》中描写了一位白发老人的一段不平凡的经历。没有足够长的鱼线,就钓不到大鱼。大鱼咬钩以后总要拼命地挣扎,试图摆脱鱼钩。此时,你若紧拉鱼线,则会使鱼钩脱落,至多带上来一小块鱼肉,而鱼却跑掉了。因而必须放线,等大鱼游得很远,游累了,你再把它拉回来;它还要继续挣扎游走,你就再放线。最后,你总能抓到它。做事情何尝不是如此!放长线就是要作铺垫。一首优美的音乐作品,仅靠高音声部就会显得过于峭拔,而加上低音声部作陪衬,就会使整个作品陡然浑厚,增加感染力,从而产生荡气回肠的艺术效果。企业经营需要铺底流动资金,建设工程项目需要进行大量的前期工作,需要进行深入的可行性研究,搞人际关系,也需要感情的交流,最终达到预期的目的。所有这些,都应归入“放长线”之列。
   书之于我,犹皮之于树,它是我的生命的一部分。
   我热爱着生活,热爱着生命,也在用着同样的热情爱书!
  
  

作者签名:
标准是由你自己决定的,别人说你了什么,那只是代表别人,而不是你自己。

文坛.浮生杂记收录   原创[文.浮生杂记]    查看回帖   回  复   


传统媒体或网络媒体转载请注明转自“胡杨林”(www.my510.cn),并付给作者稿费,否则即为侵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