苦难
 
 
落花风  2007-10-08 12:18   收藏:0 回复:11 点击:6111          

   苦难,在《圣经》里这样解释:苦,即苦楚,是情绪上的忧苦,内心翻腾不得安宁。难,则是灾难,患难,特别指环境中的艰难困苦。苦与难,是两个含义不同的词语。
  
   苦是一种心理状态。难是一种客观存在方式。客观存在的事物,往往不能改变,只能顺应。如亲人的去世,是客观的,我们无法使之复活。台风一路呼啸而过,我们也无法把它遮挡在视线之外。心理状态,却是我们可以把握的。该喜之时喜,该悲时悲,所有的心理都像课堂作业,人生就是老师,每天都在检查着作业是否工整,是否符合要求。苦是心理状态之一,绝没有如风筝般直上云霄的感觉。它是石头,压着某个时刻的分分秒秒。是塘中的淤泥,不提起则已,一提起,阴沉而水淋。
  
   苦与难就像一对双胞胎,乍看,神似貌似。细看,区别就在某一粒痣上,或某一个细小的动作上。
  
   有难,一定苦。难有天灾,有人祸,地震,海啸,无数人丧生,亲人哀痛,苦不堪言。9•11事件,死难两千余人,戴安娜香消玉殒。种种的天灾人祸,无论纪念仪式是多么的豪华,又如何能掩盖住亲人心中的苦呢?活着的人还得笑着前行。难有国之难,有我之难。国之难,是大难,如国土沦丧,鸦片战争,日军的铁蹄踏进东北,南京三十万条生命。这些难,激活着多少人的情绪。屈原的“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杜甫的“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辛弃疾的“君莫舞,君不见、玉环飞燕皆尘土”。陆游的“死去原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文天祥的“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字字句句,试问哪一句不苦,哪一字不苦,字字句句皆是血泪凝成。这是大难引起的大苦,这种苦是海水,世代不停东流。这种苦是万代矗立的高山,永恒不变。这种难,这种苦,导致多少爱国志士为之捐躯。还有一种难是我之难,相对国难而言,是小难。是生活上的难,是精神上的难。生活的贫困,如杜甫的“茅屋为秋风所破”,如“贫贱夫妻百事哀”,油盐柴米都难以满足,苦就像黄花菜一样漫天地长。当一个人把自己囿在某个自我的情绪里出不来,也是难,是精神上的难。如自闭,如忧郁,嫉妒、心胸狭窄。
  
   苦,却不一定是难。苦有永恒之苦,那是因为大难。苦也有短暂之苦。如尘世的纷争,身处其时,似乎苦如黄莲。于夜深人静之时回想,却想不起一点苦的滋味,那种苦如清风,一吹就散。与家人的嗑嗑碰碰,要与朋友说上个半天,以为世上自己最苦。但成长后却发现当时以为的苦,其实并不苦,而是一种甜。爱上一个人,全身心地爱了,他却挥挥手,不带走一片云彩地走了。世界在一瞬间失了颜色。于是走到海边, 踏上山崖,想把生命交给苍天。因为于失爱的一方,苦入了骨髓。
  
   人生中,苦与难一路相伴着前行。有难有苦,有苦有难。苦是姐姐,难是妹妹。
  
   但苦难自有芬芳。不要把苦难当一块吞不进、咽不下的苦果,而要把它们当酸枣,慢慢地于咀嚼中淡化它们酸楚的味道,而化隽永。也不要把它们当垃圾一样的厌恶。苦难是上天的赐予,是生命带给我们的考验。《孟子•告子下》云“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圣经》上也把苦难比喻成炼银子的炉,因为它能炼净我们的生命,使我们的生命在去芜存菁之后,更加坚固、精纯。苦难对失去信心的人才是真正的苦难,我们若是肯等候、肯忍耐,必看见生命的果实要结出来,苦难在我们生命中产生影响力是需要时间的。
  
   苦难能使我们的心智成熟,能培养我们坚强的意志力与忍耐力,能使我们的眼睛更亮,能让耳朵更聪。只有在苦难之中,我们才知道生命的意义,才知道沧浪之水的汹涌,宇宙的浩淼。没有了苦难,我们就没有了奋斗,也同时会没有历史。而一个没有历史的民族就是短命的民族。
  
   大难时,我们收拾起眼泪,点一盏指路的灯,奋勇前行。苦终究会解脱。
  
   小难时,我们学会微笑着面对生活。把自己从心牢里放出来,让心在阳光下呼吸。小难便遁无形,苦也无痕。
  
   佛教对于苦难是有研究的。佛教的基本教义是四谛,即“苦、集、灭、道”。苦谛是佛教的出发点,认为人生七苦:“生”、“老”、“病”、“死”、“爱别离”、“怨憎恚”、“求不得”。只要身处轮回之中,必然逃脱不了痛苦。集谛说明产生苦的根源,认为苦是由于人有欲望,就会产生后果,而后果就是苦的根源,这就是因果学说。灭谛说明如何消除苦,认为关键在于消除欲望。道谛则给出了修道的途径和方法,通过八正道的修行,达到不生、不灭,绝对宁静、永远超脱的境界。也就是把苦难化无形,达到超凡脱俗、六根俱净。
  
   2007.9.30
  
  
  
  
  

热点.胡杨论剑收录   原创[文.百味人生]    查看回帖   回  复   


传统媒体或网络媒体转载请注明转自“胡杨林”(www.my510.cn),并付给作者稿费,否则即为侵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