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月杨柳笑秋花 2009-11-08 22:27 收藏:1 回复:1 点击:2617
一;无题
急风吹劲草,皓月掩流云。
碧落听秋水,轻身倚孤坟。
惶惶无一字,生后有余斤?
路险何须问,飞飞陌上蕲。
二;铁血谈兵
青山用笔牧秋长,山下青青山上霜。
纤细冷泉凝飞瀑,波澜一桨借风狂。
飘飘几叶得天势,滚滚大河穿太行。
亘古神州豪杰士,不问皇粮效栋梁。
三;二八月乱穿衣
一夜秋来天渐寒,薄装衣厚且闲看。
黄花纷乱风掀雾,冷暖自知寻挂冠。
四;浮生半日
秋歌牧唱问天高,朵朵云白映野桥。
一叶飞来轻拈手,任凭风起弄竹箫
五;诸葛一生唯谨慎,吕端大事不糊涂[1]
1.铸我河山
长河滚滚历千秋,清光如洗照东流。
指点江山抒大气,寰宇桑田曾姓刘?
注释[1];怀念伟人,借伟人语。
2.不问江湖
那岁秋深落叶飞,硝烟弥漫似朱帷。
气吞寰宇出山坳,不问身全何日归。
3.相忘江湖
民情愈下问前程,风云总是马前惊。
寻道山巅听松柏,碧落流泉无一声。
六;无题
书读万卷正雄心,石破流泉照古今。
天下乌鸦本丘貉,奈何民苦望双亲。[1]
注释[1]人生无奈太多。看到老人那依然是谁的影子?
七:一人秋独
隐约波乱浪如堆,倦鸟归林入幔帏。
最是撩人秋月夜,随风飘落叶纷飞。
八;无题
若许卿心一片真 馨香不必问秋深
清风总是关明月 过处纷飞夜里痕
九;新开辟;夜半谈诗
李白
【作者小传】李白(701-762)当然是大家公认的我国古代最伟大的天才诗人之一,大多数人认为他同时也是一位伟大的词人。他祖籍陇西(今甘肃),一说生于中亚,但少年时即生活在蜀地,壮年漫游天下,学道学剑,好酒任侠,笑傲王侯,一度入供奉,但不久便离开了,后竟被流放到夜郎(今贵州)。 他的诗,想象力“欲上青天揽明月”,气势如“黄河之水天上来”,的确无人能及。北宋初年,人们发现《菩萨蛮》“平林漠漠烟如织”和《忆秦娥》“秦娥梦断秦楼月”两词,又尊他为词的始祖。有人怀疑那是后人所托,至今聚讼纷纭。其实,李白的乐府诗,当时已被之管弦,就是词的滥觞了。至于历来被称为“百代词曲之祖”的这两首词,格调高绝,气象阔大,如果不属于李白,又算作谁的作品为好呢?
本文来自: 八斗诗词大库 poem.8dou.net) 详文参考:http://poem.8dou.net/html/poet/poet_10.shtml
早发白帝城
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
两岸猿声啼不尽,轻舟已过万重山。
【注解】:
1、白帝:今四川省奉节
2、江陵:今湖北省江宁县。县。
3、一日还:一天就可以到达。
【韵译】:
清晨,我告别高入云霄的白帝城;
江陵远在千里,船行只一日时间。
两岸猿声,还在耳边不停地啼叫;
不知不觉,轻舟已穿过万重青山。
【评析】:
诗是写景的。唐肃宗乾元二年(759),诗人流放夜郎,行至白帝遇赦,乘舟 东还江陵时而作此诗。诗意在描摹自白帝至江陵一段长江,水急流速,舟行若飞的情 况。首句写白帝城之高;二句写江陵路遥,舟行迅速;三句以山影猿声烘托行舟飞 进;四句写行舟轻如无物,点明水势如泻。
全诗锋棱挺拔,一泻直下,快船快意,令人神远。难怪乎明人杨慎赞曰:“惊风 雨而泣鬼神矣!”
--引自"超纯斋诗词"bookbest.163.net 翻译、评析:刘建勋
唐肃宗乾元二年(759)春天,李白因永王璘案,流放夜郎,取道四川赴贬地。行至白帝城,忽闻赦书,惊喜交加,旋即放舟东下江陵,故诗题一作“下江陵”。此诗抒写了当时喜悦畅快的心情。
首句“彩云间”三字,描写白帝城地势之高,为全篇写下水船走得快这一动态蓄势。不写白帝城之极高,则无法体现出长江上下游之间斜度差距之大。白帝城地势高入云霄,于是下面几句中写舟行之速、行期之短、耳(猿声)目(万重山)之不暇迎送,才一一有着落。“彩云间”也是写早晨景色,显示出从晦冥转为光明的大好气象,而诗人便在这曙光初灿的时刻,怀着兴奋的心情匆匆告别白帝城。
第二句的“千里”和“一日”,以空间之远与时间之暂作悬殊对比,自是一望而知;其妙处却在那个“还”字上—“还”,归来也。它不仅表现出诗人“一日”而行“千里”的痛快,也隐隐透露出遇赦的喜悦。江陵本非李白的家乡,而“还”字却亲切得俨如回乡一样。一个“还”字,暗处传神,值得细细玩味。
第三句的境界更为神妙。古时长江三峡,“常有高猿长啸”。然而又何以“啼不住”了呢?我们不妨可以联想乘了飞快的汽车于盛夏的长昼行驶在林荫路上,耳听两旁树间鸣蝉的经验。夫蝉非一,树非一,鸣声亦非一,而因车行人速,却使蝉声树影在耳目之间成为“浑然一片”,这大抵就是李白在出峡时为猿声山影所感受的情景。身在这如脱弦之箭、顺流直下的船上,诗人是何等畅快而又 兴奋啊!清人桂馥读诗至此,不禁赞叹道:“妙在第三句,能使通首精神飞越。”(《札朴》)
瞬息之间,轻舟已过“万重山”。为了形容船快,诗人除了用猿声山影来烘托,还给船的本身添上了一个“轻”字。直说船快,那自然是笨伯;而这个“轻”字,却别有一番意蕴。三峡水急滩险,诗人溯流而上时,不仅觉得船重,而且心情更为滞重,“三朝上黄牛,三暮行太迟。三朝又三暮,不觉鬓成丝。”
(《上三峡》)如今顺流而下,行船轻如无物,其快速可想而知。而“危乎高哉”的“万重山”一过,轻舟进入坦途,诗人历尽艰险重履康庄的快感,亦自不言而喻了。这最后两句,既是写景,又是比兴,既是个人心情的表达,又是人生经验的总结,因物兴感,精妙无伦。
全诗给人一种锋棱挺拔、空灵飞动之感。然而只赏其气势之豪爽,笔姿之骏利,尚不能得其圜中。全诗洋溢的是诗人经过艰难岁月之后突然迸发的一种激情,故雄峻迅疾中,又有豪情欢悦。快船快意,使人神远。后人赞此篇谓:“惊风雨而泣鬼神矣”(杨慎《升庵诗话》)。千百年来一直为人视若珍品。为了表达畅快的心情,诗人还特意用上平“删”韵的间、还、山作韵脚,读来是那样悠扬、轻快,令人百诵不厌。
(吴小如)
(部分诗词没有注释,我们正在完善,请谅解!)
诗人亦俗人,只不过多了诗心。。。。。
荡气回肠
太白杯酒洒毫巅,荡气直抒醉不还。
欲揽清风邀明月,长河放眼卧关山。
---雪程
十;独自长风且高歌
不胜人生酒一杯,无墨行文花做媒。
长风大气分南北,梅香难许桂香陪。
十一;过十取其一
泥土曾经一样亲,洒泪无言原有因.
若非今日风吹雪,难知那岁两艰辛.
一;这日好大雪,温一壶酒,只一两人.偶然,只能说是偶然,偶然的到来,偶然的雪,不,或说不该属于这个季节,这个日子的雪.不足与人道.但心是温暖的.
我的到来是因,那因只存在于我之心,不足道.那果只因我还是人,冷暖自知.
一路行来一路歌,或者我本不该是人,许是一块石,一方墨,一管悠闲,一溪奔腾更或是一叶飘零.
二;窗内嘈杂四起,但这并不影响兄弟情浓.而那种热闹,或说是热,是种习惯,是种潜意识的习惯.
窗外雪花纷飞,很冷.那种骨子里的冷.本不该存在于这个时间或这个世界的冷.
男人的话题不论事业家庭社会人生,其实和女人差不多,都是琐碎,都是生活.或许这个时间我突然的顶礼膜拜.对,是的.似对宗教般的虔诚.
三;出了小酒馆,依然各奔东西,只是约了电话.转过头,漠然挂上嘴角.这只是个习惯,我依然的这样认为.
风有点斜,一边的裤脚已是白色.和尚能绿的树木般变了本来.这不怪我,许是我还是人,是的.人的世界单一只是个梦想.多彩才是向往,我一直这样做着.难道不是随波逐流?我扪心自问.
一辆公车驶来,很急,我侧了侧身子,还是刮起一地的梨花,很美.美的我的脸突然的发冷,在这并不拥挤的街道.
我很想冲上去,看看那使我很难分清冷静或是冲动大脑的使者,但我不是风.
所以我只能如街边那树般装扮着自己,一边花脸,一边或还是我............
09.11.1.稿于保定.
雪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