泾县漂流记
 
 
寻梦之旅  2012-08-14 20:52   收藏:0 回复:4 点击:2627          

   不知什么时候,许多地方兴起了漂流。有朋友相邀,周六到泾县运河漂流一回。不由意动,欣然前往。
  
  一说到漂流,便想到身居皮筏,在急流中漂流而下,水急浪涌,桨飞珠溅。闯激流,过险滩,绕暗礁,何等惊心动魄。又一种,立于小小竹排之上,负手四顾,清风掠衣,直入诗情画意之中。
  
  朋友闻此遐想,不由一笑,前者那是专业人士而为,非一般游人能行。后者吗,哈,漂流时你再浪漫情怀吧。
  
  细细一打听,方知如今漂流早与不是那种文人式的游山玩水:一只筏,一壶茶,好友数人,悠悠哉哉,随流而下,沿途品赏山峦起伏,曲水流畅,阅尽湖光山色。而是一场水中的激斗,有歌词为证:“小小竹排水中流,巍巍群山两岸走……红星闪闪亮,照我去战斗……”和平时期,那漂流中的战斗仍然让人热血沸腾。
  
  周六一早,与几个老友,及老友们的子侄辈的一群小儿女二十余人,包了一辆旅行社的车。前往安徽泾县。
  
  泾县位于皖南地区,有山川清淑秀甲江南之誉。漂流之地便在这崇山叠翠,溪水潺潺,竹海浩瀚月亮湾景区之中。
  
  进山之时,看到沿途向阳的山坡上,似似覆盖着厚厚的草皮,一块块黄白相间,延绵不绝。经导游解说,方知,这里是泾县历史悠久的宣纸制造场所。这一块块“草皮”并不是一般的草,这是在晾晒宣纸的原料。据说制造宣纸有一百多道工序,历史要有一年,其中凉晒这一道工序就要近八、九个月。将宣纸的主料、青檀树皮、稻草、等数种原料、捣碎后经石灰水浸泡蒸煮后,将它们摊在向阳的坡上,然后利用大自然的风吹日晒雨淋,使之自然炼白。这山坡上黄一块白一块的“草皮”,便是一段段时间的拼接。与普通造纸相比,自然漂白的宣纸不但纯白细密,而且不用化学漂洗纯环保啊。
  
  经过几个小时候的车程,终于到了漂流的起始点。大家下车后纷纷整装。小辈们则在清点作战工具。锅碗瓢勺是近程武器,大小塑料唧筒则属于远程武器,至于大小水盆则属于大规模杀伤性武器。至于防御性武器大家没有准备,除了一次性雨衣,大家都奉行进攻是最好的防御。看着别人携带的水战武器,本来没有想参与水战的人开始懊恼自己怎么就没想到带点工具呢。
  
  其实不用愁,武器带少了或因考虑不周,种类不够齐全。这场漂游的起始点,一溜排的摊点供应着各类水战武器。漂流,是咱们汉族人的泼水节,乍能让来的人有缺憾。
  
  浅浅的河滩上面参差不齐的排着许多竹筏,因为有天气预报,今天会有暴雨,所以前来漂流的人并不多。筏子较长,细细看去却是两个竹筏尾尾相连,用木条相接,于是就成了一个两头翘翘长排,上面一溜绑着五六个长条木凳。套上准备好的一次性雨衣,再穿上竹筏上配备的救生衣,大家再将鞋袜皮包手机等一众物事统统装入一个大大的塑料袋中,扎好口,绑在一个条凳上,免得途中滑入水中。
  
  随着两个筏工的一声吆喝,筏子徐徐的从河滩上撑出,开始了为时两小时的漂流。
  
  天上有云,并不厚,也很高,山风习习吹过,扑面满是山野的清新。水很浅,透过绿波可以看到水底的卵石与大小不等的连绵乱石。筏面被压入水中,透过竹子的间隙一股股的水漫了上来,再从脚面上缓缓拂过,一种舒适又遐宜的感觉从脚底传递到全身。
  
  极目四野,青山静谧,绿水微澜。几只竹筏在河面上遂波而下,竹筏上游人身上桔红色的救生衣,在一片绿色中异常夺目,却又和谐自然,那些清凉的水光、那些浓郁的山色,让人心旷神饴,散布在绿意中的簇簇桔色,点缀着湖光山色,也引燃起众人心底的激情。兴奋的欢声笑语,划破了大山的寂静。
  
  于是,众人操起了锅碗瓢勺,举起了唧筒水枪。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终于有一条筏上的人先开事端,向邻船射出了第一筒水,于时两筏爆起了首轮水战。只是筏工们精于控制,两筏一触即分,那筏速拉远距离。战事不甚激烈。毕竟大家皆是陌路游人,双方若是把握不好,闹翻了脸就不好了。只是如此温良恭俭让的水战,不是太辜负了大家精心准备的作战武器。
  
  好在我们去的人多,二十二人分了两个竹筏,一筏是子侄辈的年轻人,一筏便是我们这些老夫老妇。年轻人那是激情四溢,战意浓浓,张牙舞爪,早已没了什么长晚辈份之分,老远的水枪激射过来。只是被老奸巨滑的筏工们控制着无法靠近我们,急得嗷嗷乱叫。原来,如果想来一次痛快的水战,是要再给筏工小费的,否则你们永远,只能与人远远的对峙,什么防止纠纷都是借口。
  
  答应了给两条筏上的筏工每人五十元的小费。漂流就从小小竹排江中游的诗情画意中转为红星闪闪照我去战斗的水花四溅。
  
  面对小辈们无情的进攻,我们这些长辈们也放下了衿恃,老夫(妇)聊发少年狂,疯狂的进行了反击。
  
  两筏或聚或散,或紧贴而过,或隔水相斗,或前后追逐,十八般武器尽显威力。
  
  水枪、唧筒仍远战最佳工具,特别是选用的粗大的唧筒,十来米远一样威力不减,射在身上,有点剌痛。中距离则是碗勺的长项,碗是不锈钢的,轻便好带,泼起水也是一片一片的。而勺的长处则是有个长长的柄,勺水方便,泼起来也能及远。至于带柄的炒锅,有着勺子的长处,又有着蓄水量大的特点,作战是也算是一个杀伤型武器。至于近战,那些塑料盆,则属于大规模杀伤性武器了,两筏相接,一盆水从头浇了上去,什么雨衣,那都是浮云了啊。
  就算是不对直浇上去,那些水盆一盆盆水泼过去,也不是那些小小碗勺能够瞧的。用盆还有一个最大长处,它还是一个非常棒的防御性武器,有水枪射来,将盆往脸上一扣,什么样的水防不住!
  
  每次相斗,大家聚于一侧,那长长的筏子一侧深深的浸入了水中,大有一不小心就会人仰筏翻。不过,浑身都已湿透了,还在乎下水吗!也就是一侧筏子浸入水中,方才便于锅盆碗勺,高频率的泼水。斗至极处,只管将头埋下,两手持锅碗碗瓢盆一下往前泼将去,相互间营造出一场倾盆大雨。
  
  几经缠斗,我们这些老夫们终就不及少年,发几下少年狂可以,几方交手体力已是不支,于是脱离了战斗。于是那般小辈们便猖狂起了,举着水枪四顾,天下舍他们其谁,大有独孤求败之意,可惜此时河面,尚无其他筏子经过。
  
  不耐寂寞,于是,同筏操戈,坐在前筏的人向坐在后筏的人进行了攻击, 后面的人当然不甘被袭,一场混战就此开始,先还有前后之分,战到酣处,左右之间也下手无情。大盆水浇下去,立刻造就一只落汤鸡。再有三四个小男生,聚伙欺负小女生,几个水枪向女生头上射去,何等嚣张。可惜,出来混总是要还的。忍无可忍无须再忍,河东狮子一旦苏醒,那是会爆发小宇宙的,杯具就是这样发生的。三个小男生被次第推入了河中。那些唧筒水枪,那些锅碗瓢盆,尽付流水,或随波而去,或折戟河底。一男生望河兴泪,那个长柄小炒锅可是瞒着老妈偷偷带出来的啊。
  
  在终点等着园区的中巴车返回出发地时,陆续有些筏子靠岸,看着我们这群人湿衣贴身,鬓发滴水的惨状,对比着他们气定神闲,衣干发燥的模样,忽然有所感悟,与外人争斗哪里抵得上同室操戈惨烈。内斗猛于虎也。
  
  中午的饭是地导一再推荐的农家菜。在他嘴里,农家菜是如何的环保鲜嫩,大有不吃一次农家菜就是白漂了一次。
  
  在南京农家菜也吃过很多次,那大碗的菜肴,虽然粗俗了点,上不了酒席,胜在实惠与家常地道。于是点了土鸡,点了豆腐,点了竹笋,,,。在肌肠咕噜的等待中菜终于上来了。还没动手先跌碎了一地眼镜。没有大碗,大盆也就算了,干吗不用个大盘子,就那么实在?六、七寸的小盘子也敢往上端?还是那平平的一碟。不过,就冲这一点,比五星饭店强,没用大盘子和雕花来忽悠人,多少保留了一点农家的朴实。好在菜的份头虽小,盐却舍得放,下饭不成问题。大家饭饱之后,桌上的菜尚有余。
  
  看着地导那份超常的热情,跑前跑后的上菜,大家都明白了,那80元一盘的土鸡,那50元一盘的瘦鱼豆腐,那些价高量少的菜肴,不知有多少是地导的酬劳。有马后炮说:早就知道,旅游景区的东西从来都是质次价高的。何况是导游带去的地方。不过有曾经来过这里的朋友来不这样说,他说,十年前来此漂流时,这里的农家菜那可是地道的啊。不过,不是在这样的饭店,而是在正宗的农家大院。只是时过境迁,农家菜走出了农家大院,农家菜哪还能有农家的朴实呢。
  
  本来,导游还准备带我们去看一个称洋船屋的景点,说清朝某商人为了让足不出户其母能够见识一下洋火轮的夙愿,根据外国小火轮的图纸,建了一座占地四千米的船屋,有河自“船头”分为两股绕屋而过。彼有特色。只是因为大家漂流时战斗过于激烈,此时有那份心却那没有那份力气了。
  
  伴着旅游车有节奏的摇动,大家陆续进入了梦乡。

文坛.在 路 上收录   原创    查看回帖   回  复   


传统媒体或网络媒体转载请注明转自“胡杨林”(www.my510.cn),并付给作者稿费,否则即为侵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