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宝坻老城改造暨民俗文化街区建设问题的思考
 
 
三木子  2015-07-30 10:45   收藏:0 回复:0 点击:4257          

  
  近年来,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宝坻区城镇建设成绩显著,宝坻新城、京津新城面貌日新月异。但是老城区的居住环境、公共设施改善不明显,与两个新城建设极不相称,差异越来越大。今年区委提出“关于实施六大工程,深入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的意见”,以及加快老城区平房宿舍区拆迁改造的部署,为彻底改变这一状况提供了良好契机和极为有利的条件。为了进一步推动老城改造工作的顺利进行,提升老城保护、改造和建设水平,加强老城区特色民俗文化保护,区人大代表教科文卫专业组经过认真研究,深入调研,多方征求意见,几易其稿,形成了改造宝坻老城暨民俗文化街区建设的调研报告。
  一、宝坻老城改造暨民俗文化街区建设
  老城改造要重点突破、稳步推进。老城民俗文化一条街建设是老城改造的重点和突破口,即:打造以石幢为中点,分别向南北东西延伸的民俗文化街区,形成公了凡园、西大寺、石幢、大觉禅寺、文庙、榷盐院、大觉禅寺旧址、京东第一集等为节点的标志性旅游文化景观线,和以特色文化产业聚集的街区。
  主要想法是:
  1、改造桃花坞公园为了凡公园。鉴于该公园建设存在诸如:文化底蕴不足、主题不鲜明,建设进展缓慢,交通不畅、脏乱差等问题,亟待治理。基于该地为袁黄在宝坻的主要生活、工作活动区,明代曾建袁公祠,为增强其文化底蕴,明确主题,建议该公园更名为“了凡公园”;新建袁公祠、《了凡四训》百米长廊;沿护城河两岸建亲水平台;护城河架东西向桥,连接两岸,使之与老城西大寺景观融为一体,互相包容,相得益彰;
  2、在西城墙适当点位,增加人文景观标示,立金代城墙遗址、护城河旧址标示;
  3、在文庙旧址,加快宝坻民俗、历史博物馆、袁黄纪念馆建设,立袁黄讲学处标示,做宝坻碑林长廊;在文庙棂星门外立孔子立像;
  4、在大觉禅寺原址(今宝坻进修学校内,袁黄曾于此安大锅数口,组织煮粥,救济灾民)立袁黄救灾舍粥处标示;
  5、打通西关街路至石幢道路,恢复西大寺东西向路通行。此路是历史形成的道路,应尽快打通,恢复原貌,使发挥其应有多功能;
  6、南街以特色文化产业为主;北街和学街以传统特色文化业态为主,逐步形成以特色文化产业聚集的、明清建筑风格的老城重点文化街区。
  二、打造老城民俗文化街区是宝坻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
  目前是宝坻老城改造的最有利时期。 老城区占地69.1公顷,建设相对滞后,安全隐患严重,建筑质量老化,公共服务设施较差,交通拥堵不利出行,已然步入了“老化时期”。老城建设的相对滞后,给老城居民工作和生活带来诸多不便,老城改造是宝坻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打造传统民俗文化街区是老城改造的重要内容,其条件已经成熟。
  (一)民生改善需要老城改造暨打造民俗文化街区。老城区普遍存在着房屋密集简陋、空间狭小,屋内阴暗潮湿,市政设施难以配套,治安消防隐患较多等突出问题,老百姓改造呼声高,老城改造已到了非改不可的地步。如火灾等突发事件,后果不堪设想,将会给群众生命和财产带来极大损失。
  (二)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老城改造暨民俗文化街区建设与时俱进。首先,改造会提升发展优势。宝坻新城发展起步较早、区位优势明显、优势资源聚集,具有良好的发展基础,对全区的发展起着重要的引领和支撑作用。但老城区基础设施标准较低且陈旧老化等问题,使其在发展承载力上处于劣势,在发展竞争中处于被动。以民俗文化街区建设为突破口,实施平房区和城中村改造,着力整合土地资源、完善基础设施,弥补发展短板,必会创造更多发展优势。其次,改造会促进宝坻转型发展。老城改造孕育大量商机。民俗文化街区建设不仅会促进房地产业的重新崛起,而且会带动其他相关产业,同时也会给调整产业结构,特别是服务业、文化产业的发展带来契机,这对我区应对经济下行压力会起到不可低估的作用,将成为宝坻二次创业的引擎。第三,改造会盘活民间资本,解决发展中的诸多矛盾问题。老城改造中大量土地的流转和房屋的拆迁,会盘活老城区居民手中拥有更多资金,使之最终流向宝坻各个经济领域,这将使经济发展的资金流得以加速流动,使宝坻经济走向良性循环和发展快车道。
  (三)提升城市文化软实力和传承历史文化,需要老城改造暨打造民俗文化街区建设这一平台。宝坻老城历史久远,文化底蕴深厚。在宝坻发展史上,盐业和漕运业占有重要地位。盐业、漕运业的发展有力带动了宝坻的繁荣发展。金大定十二年(1172)金国将新仓镇升格为县,取如坻如京之意,命之曰宝坻,是历史上商旅聚集地,文化底蕴深厚的代表所在。老城尤其是以石幢为中心的文化街区是宝坻历史发展的精华,代表了近千年来的历史沿革、岁月沉浮,承载着数代宝坻人的感情积淀和生存记忆,是宝坻最有代表的文化载体。保护老城文化,打造民俗文化街区是对宝坻历史文化的最好保护。
  (四)改善老城交通拥堵迫切需要老城改造暨民俗文化街区建设同步推进。民俗文化街区建设将大大改善老城交通拥堵状况,提升城市文化和环境品味,使老百姓出行更加便捷。重点是西关街至石幢路恢复通行,形成环路。打通上述道路对方便百姓出行,繁荣宝坻西大寺佛教文化至关重要。
  三、高度重视宝坻老城改造暨民俗文化街区建设的相关问题
  老城改造暨打造民俗文化街区工作,牵涉到千家万户老百姓的利益,十分复杂,非常重要。我们一定要高度重视,积极妥善处理和解决好遇到的有关问题。
  一是严格按照规划要求,在建设中把老城和老城文化保护好。要紧紧围绕改善民生和传承历史文脉两个着力点,坚持保护为主的原则,建设要在保护的前提下有序进行;要高度重视老城建筑风貌与特色文化的保护。
  二是尊重历史文化,注意宝坻文化要素和特色。每个地区都有自己的历史,有着自身的发展特点。这些特点体现在当地的风俗习惯、建筑风格等各个方面,即人文环境。我们在老城改造暨文化街区建设中,要坚持做到:可以改可以不改的,坚决不改,可以拆可以不拆的坚决不拆。新建和改造的建筑,其设计风格与工艺一定要与原有的建筑相协调。要尊重历史,保护特色;
  三是积极争取中央、市的专项资金支持,为打造宝坻老城传统民俗特色文化街区提供支撑。国家和市里对城市改造中的文化保护有很多政策支持,我们要全力争取,合理使用。要把有限的资金用好,让其发挥更大作用。
  四是出台政策,吸纳传统民俗文化业态进入街区。鼓励传统水文化、盐文化、评剧、京东大鼓文化等相关的行业进入老城传统民俗特色文化街区;积极引导诸如古玩业、书画业等传统特色文化有关业态、宗教文化用品、特色旅游纪念品商家进入该街经营;鼓励传统特色小吃业态生存发展;鼓励吸引旧书旧物业发展。要做到重点突出,特点鲜明,具有老城原生态特色。
  五是出台相关政策,引导老城区非传统文化产业外移,淘汰非传统特色产业;促进传统特色文化业态逐渐在老城民俗文化街区聚集复苏和壮大。
  打造宝坻老城暨民俗文化街区建设工作意义重大,影响深远,关系宝坻未来的发展,关系宝坻老百姓的切身利益,功在当今,利在长远。希望区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高度重视人大代表建议,结合宝坻实际,科学规划,认真研究予以落实。
   2015.7.
  

作者签名:
吾如鱼虾,人间如水,无形之钓者常常有之也。

原创[文.你评我论]    回  复   


传统媒体或网络媒体转载请注明转自“胡杨林”(www.my510.cn),并付给作者稿费,否则即为侵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