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永禄老师和他的哲理小诗
 
 
三木子  2021-01-05 15:33   收藏:0 回复:0 点击:3686          

  
  
   回想当年,我最初和王永禄老师相识时,大概他就像如今的我一样的年岁,一个偶然的机缘,我认识了王永禄老师。
   那是2003年9月。他中等身材,身体瘦瘦弱弱的样子,戴了一副近视镜。一问,果然是当过老师的。不是我的记性有多好,而是因为那天,他签名送了我一本他的诗集《夕阳短笛》。在扉页上,他写上了“敬赠 李宝林先生 尽力斧正 王永禄 2003年9月5日”。
   这本书现在摆放在我的书桌上面。那是我最近退休,闲来无事,翻捡旧物的意外收获。本来,王老师这本诗集是夹杂在一堆落满尘土的旧书报里,被当成无用之物弃之一旁,准备卖掉的,我重新发现了它。我掸去它身上的尘埃,重新捧读,感慨万端。
   时不我与。一晃,时间已经过去整整17年多了。许久未予王老师联系,不知道如今安在?
   王老师上世纪六十年代开始文学创作,和散文家、诗人苏连硕老师是沧州师范的同学,后来回宝坻任教。先后在《河北文学》《河北日报》《天津日报》《诗潮》《芳草》等报刊杂志发表诗歌、小说和散文等千余篇,尤其擅长玲珑剔透的哲理小诗。他的诗歌多从农村生活入手,加之以思考,生发出朵朵的“灵感火花”。如《我向外公学除禾》《拾秋》《柴垛》《顶针》《喜鹊》《老牛》等,取材广泛,饱含激情,生动洗练感人。更多的是取材于日常生活中之器物、琐事,从中寻找情趣,抒发情感,比如蜡烛,煤,吊兰,筷子,锄,甚至于电冰箱,高压锅,电风扇等等都可入诗,并从中“悟出人性人格人味”。 可以说,在王永禄老师笔下,“一草一木”“一人一事”“一时一地”皆可为诗,皆有诗意,他实在是不愧为“诗痴”的称号了。下面一首《农民》写的就是作者自己:
  
  我在乡下种田
  田也在乡下种我
  那一垅垅的禾苗
  我是其中最绿的一棵
  田与我相依为命
  我与田血肉相连
  我用思想感情的潮水
  灌溉田
  田用疯长的意境
  慰劳我
  使我茁壮为一棵
  血气方刚的红脸高梁
  或一朵洁白如云的棉花
  (刊于《乡土诗人》2000年春季号)
  
  一首《梧桐树下》充满初恋趣味:
  
  还记得
  那年那月那晚
  梧桐树下
  大哥哥睡熟了
  风也喊他不醒
  
  等吧
  月亮爬上梧桐
  小妹妹的心思
  映在荷塘
  被鱼儿碰碎了
  (刊于《乡土诗人》1997年四期)
  
  《思乡》更是精到、厚重:
  
  世人的一种嗜好
  无法戒掉的瘾
  
  明月
  像硕大的露珠
  从心头滚落
  湿了游子的梦
  
  此时
  想象中的夜鸟
  啄破思乡的闸门
  (刊于《新诗人报》2000年纪元号)
  
  更加耐人寻味的是他的超短诗,如《车铃》:
  
  在提醒别人的时候
  总不忘 先敲打自己
  
  再如《海峡》:
  
  是谁这样残忍 凶狠
  在母亲身上烙下深深的鞭痕
  
   当年,我曾经在《宝坻医院》报上读到王老师许多短小精干的小诗。这是一份由宝坻医院出刊,免费赠阅的八开小报,每期除了刊登一些患者的感谢信和医药知识外,就是刊登一二首诸如王永禄老师的《温度计》《注射器》《手术刀》一类的小诗,这在当年对于我这样的业余作者来说,也是十分的趣事呢。
   时光一去不复回。十七年就这样流逝了。不知道十七年后的那个我又在哪里,不知道我的那些题字的《八月的午夜》去往何处,更不知道是谁在为我写上了类似的一段文字。

作者签名:
吾如鱼虾,人间如水,无形之钓者常常有之也。

原创[文.百味人生]    回  复   


传统媒体或网络媒体转载请注明转自“胡杨林”(www.my510.cn),并付给作者稿费,否则即为侵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