辜振甫听戏
 
 
三木子  2025-03-06 06:42   收藏:0 回复:0 点击:248          

   辜振甫听戏
  ——历史人物小说系列
  
  台北永乐戏院的霓虹灯在民国四十三年的秋夜里格外昏黄。辜振甫解开西装第二颗纽扣,将金丝眼镜推上额头,目光穿过镂花雕窗落在戏台上。后台飘来的京胡声里,他恍惚看见十八岁的自己穿着月白长衫,在天津广东会馆的戏楼里甩着水袖。
  
  "您听这段《卧虎藏龙》的'夜奔'唱腔。"张群从檀木盒里取出两枚黑胶唱片,爵士乐的鼓点与京胡的咿呀在密闭包厢里奇妙交融,"当年在北平,我们常听梅老板的这出《天女散花》。"
  
  戏文正唱到"云栈萦纡登剑阁",楼下突然传来刺耳的警笛声。穿中山装的宪兵推门而入,帽檐压得极低,腰间配枪在煤油灯下泛着冷光。"蒋主任要听《抗敌救国》的选段。"领头者将盖着红印的文件拍在戏台上,油墨未干的"戡乱救国"四个字溅上了旦角的兰花指。
  
  辜振甫端起青瓷茶盏,看着茶汤里沉浮的碧螺春。他想起三个月前在高雄糖厂视察时,工人们用闽南语哼着《安魂曲》的调子。那些被机器轰鸣掩盖的歌声,此刻倒比戏台上的高亢唱腔更动人心魄。
  
  1960年的香港半岛酒店套房里,梅兰芳正在卸妆。水晶粉扑簌簌落在波斯地毯上,老艺术家忽然转头对梳着油头的西装男人轻笑:"您这身阿玛尼西装,倒是衬得《霸王别姬》里的虞姬更艳了。"辜振甫从檀木匣里取出张泛黄的戏票,1937年上海大光明戏院的印记在灯光下清晰可辨。
  
  宴会厅的雪茄烟雾缭绕,穿旗袍的名媛们举着香槟赞叹新上映的彩色电影。辜振甫摩挲着西装内袋里的《梨园春秋》特刊,封面上梅兰芳与程砚秋的合影让他想起童年时在天津老宅的天井里,两个唱戏的丫头为争抢头饰扭打作一团。
  
  1971年阳明山的雨来得猝不及防。辜振甫站在落地窗前,看着山间云海翻涌如戏台上的水袖。经济部长官递来的文件带着油墨的腥气,《出口管制条例》第十三条的铅字刺得人眼眶发酸。他转身在《京剧脸谱图谱》空白处写下:"窦尔墩盗御马——这出戏,总要有人扮红脸。"
  
  1993年北京人民大会堂的宴会厅飘着茉莉香片的气息。当《牡丹亭》的唱腔从水晶吊灯垂落的幔帐间流淌而出时,辜振甫指着戏单上的"游园惊梦"轻叹:"四十八年前我在天津听梅老板唱这段,她的水袖甩得比现在这灯光还亮。"汪道涵笑着将茅台酒杯推向他:"那您可得再补上回票。"
  

作者签名:
吾如鱼虾,人间如水,无形之钓者常常有之也。

原创[文.浮 世]    回  复   


传统媒体或网络媒体转载请注明转自“胡杨林”(www.my510.cn),并付给作者稿费,否则即为侵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