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回 袁知县夜遇神仙问善 文昌帝梦说善恶因果
 
 
三木子  2025-04-13 06:27   收藏:0 回复:0 点击:28          

   《袁了凡在宝坻》6(章回小说)
  
  三木子
  
  第六回 袁知县夜遇神仙问善 文昌帝梦说善恶因果
  
  残阳如血,将宝坻县衙大堂的悬窗染成暗红色。袁了凡放下手中朱笔时,檐角铜铃正被北风撞出清脆声响。他望着案头堆积的公文,长长叹息。近日,那些请求减免赋税的折子全被户部驳回,朱砂批注刺得他眼睛生疼。袁了凡站起身,做了几个深呼吸,轻轻默念着墙上“案牍纷纷,莫非妙境”几个大字,三遍过后,心头也就自然平静多了。
  此时,袁了凡听到后衙隐隐传来孩童嬉闹声,临窗望去,落叶纷纷,只剩下孤零零的枝杈,满眼是冬天的萧索。他无奈地坐到案前,继续翻看案卷。这是三个月前的案件,潮白河决堤,二十八个村庄化作泽国,如今流民无家可归流离失所。昨日巡视南城,竟然有个妇人将襁褓中的幼儿塞进了他的怀中,说孩子跟着县太爷或许能活下去……那孩子已经送到了福利院寄养。
  "大人!不好了,北街又发现一具饿死的尸首。"书吏陈三裹着寒气撞进门槛,棉袍下摆落满泥土。袁了凡二话不说,抓起大氅就往外走,官靴踩在落叶上咯吱作响。转过石幢时,暮色里飘来诵经声,广济寺的几个僧人正在给饿殍收尸。
  袁了凡的指甲掐进掌心。自他发愿行善万件,随身携带的功过格已写满七千三百条。施粥赠药、收容孤寡、劝人向善,可生死簿上的名字仍在增加。他想起昨日跪在阶前的老农,那人捧着官府催缴钱粮的文书,额头磕出血来:"求青天大老爷开恩,庄稼都让大水泡烂了,秋粮一粒没有打下,实在交不出啊。"
  ……
  三更梆子响过,袁了凡伏在案上睡着了。恍惚间案头烛火暴响,满室异香浮动。抬头见是一个金甲神人立在堂前,面如满月,手持玉如意,周身笼罩着五色祥云。
  "文昌帝君!"袁了凡慌忙下拜,却见神人指尖轻点,空中浮现密密麻麻的金色篆文。那些字迹竟是他这些年记录的善行:某日赠乞儿铜钱三文,某月修桥修路,某年救落水者一人......
  "痴人。"神音似钟磬齐鸣,"善有大小,你为宝坻百姓请命减粮税,使万民得活,此一善可抵万善。"袁了凡浑身剧震,眼前忽然展开千里江山图卷。“一疏奏可,万户生春”,他看到来年春日,免税诏书抵达时田垄上欢呼的农人;看到秋收后家家炊烟里混着稻香……
  烛花爆响,袁了凡惊醒。此刻,他已是满面泪水,泪水滴到案上的《请减粮轻赋疏》,把最后一页纸都洇湿了。一声鸡鸣,东方既白。他抓起昨夜写好的奏折,奔向马厩。“陈三——陈三——快马密件进京直呈户部王大人……”
  晨雾中,一匹加急的快马冲出县衙,踏碎晨雾奔向京城。待陈三把那份《请减粮轻赋疏》送到王大人手上时,王大人发现公文折角处,还沾着袁了凡梦中落下的那滴泪痕呢。

作者签名:
吾如鱼虾,人间如水,无形之钓者常常有之也。

原创[文.浮 世]    回  复   


传统媒体或网络媒体转载请注明转自“胡杨林”(www.my510.cn),并付给作者稿费,否则即为侵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