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拉自白
jlyjlwh200
2004-06-12 10:01 收藏:
9
回复:
7
点击:
5121
风光篇
我复姓乌拉,单名为街。远在五千年以前的新石器时代,满族人的祖先就劳动、生息、繁衍在我的怀抱中。说句不客气的话,永吉的名字远没我的名气大;就是吉林市也须让我三分,得称我一声“老大哥”,谁不知先有乌拉,后有船厂(吉林市前身叫船厂)?
我可不是吹牛,若论发展旅游业,全国咱不敢说,在全省咱应该是数得着的。我历史悠久,就是满族人的布占泰哥俩曾在我这建过乌拉国不说,古时各代的遗迹也老鼻子啦。
首先从古建筑遗址说起吧,像杨屯大海猛遗址,前阿拉南山遗址,学古东山遗址,大郑砖厂遗址,张老瓦块地遗址,侯屯砖瓦窑遗址等等无不引起考古工作者的极大兴趣。在我的这些遗址上出土的各朝代文物多达上千件。除了建筑遗址外,还有什么白花点将台、钓鱼台、演武厅、星星石等遗址更令人着迷。
也不知咋的啦,古时人们都愿意在我这建这个城,那个城,几乎成了城群。像富尔哈古城、小城子古城、西兰古城、三家子古城、官通古城、韩城子古城、乌拉古城真是不一而足啊!尤其乌拉的内外罗城、紫禁城等至今仍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活人喜欢我还倒罢了,连死人也缠上了我,老坟丘子还筑在了我身上。有点名的像额勒登保家族墓,傅将军墓,云生家族墓,钟李毓魁墓;武义都尉冯汉霄给他的小老婆还立了个“贞节牌坊”,竟用汉白玉石条雕琢的呢。我原来对这些烂骨头渣子烦透了,可没想到还成了文物保护对象了,成了我的骄傲资本。
我最讨厌那些神啊鬼啊的,可后来一想,人吃饱了就好瞎琢磨,让他弄去吧,还能繁荣繁荣。一撒口不要紧,我乌拉的寺庙宗祠可就鳞次栉比了。你看那三霄殿祥云缭绕、瑞气升腾;圆通楼莲花开法藏、华雨现真王;保宁庵兴盛香火、遐耳闻名;山神庙古木参天、芳草吐香;观音阁是莲花座下占断西风三月景、杨柳瓶中分来南海一枝春。另外还有什么关帝庙、城隍庙、财神庙、药王庙、将军祠、仓神祠、昭忠祠、松江第一祠、清真寺等都具有自己一个“小老样”,使我更风光了。
尤其清代对我一点都不敢轻视,打牲乌拉总管衙门都得设在我处。这些官们分别修起了德陵额府(东府),魁大人府(西府),吉禄府(前府),赵云生府(后府),都是雄伟壮丽,八面威风。
够了,再说下去我就会哭起来了,因为以上炫耀的都是我的过去。其实那么多遗址,那么多古迹不够我荣耀几辈子啦,可都让那些败家子给毁了,毁的几乎绝迹。北京、西安等凭什么开展旅游业?还不是凭古迹?咱虽然比不了他们,但在咱吉林省也够一绝了。现在看到人家开展旅游业大把赚钱,你说咱不眼馋?
现在我的心又有点敞亮了,今年7月20日《江城日报》刊登了要恢复我原貌的消息,我高兴得手舞足蹈,“爱美之心,人皆有之”,要重新打扮我还不高兴死了?
我也要趁此机会“忽悠忽悠(呼吁)啦,我看各级政府也好,各位有识之士也好,台湾同胞也好,港澳同胞也好,海外侨胞也好,谁有钱掏出一把,把我的本来面目恢复恢复。你想,有些新造的东西都能唬一阵子,咱是“原装”货修复不比它强?不仅全国的游客,就是全世界的游客都能引来。再开上一些大买卖,找些漂亮青年穿上民族服装,热情周到的服务。游人溜达累了谁不呛它一顿白肉血肠或满族火锅,喝着香喷喷的“永吉原浆”,游客都得流连忘返。那时不仅我抖起来了,你们更能赚大钱;就是吉林市也吃不了亏,你旅游车“嗖嗖”地往我这开吧!
你看,我不成了老太太啦?絮絮叨叨的,不说了,bye-bye!
1992年11月
原创
查看回帖
回 复
传统媒体或网络媒体转载请注明转自“胡杨林”(www.my510.cn),并付给作者稿费,否则即为侵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