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电影
惠远飞
2004-09-21 06:25 收藏:
1
回复:
5
点击:
5081
朋友打电话说最近买了一批老电影,问我要不要看?话题一下子就谈到了过去的岁月……
童年时代,电影也没有现在这么繁荣(现在也不一定称得上是“繁荣”),更不用说作为一种产业出现了。那时候,全国人民刚刚结束了“八亿人民八个戏”(样板戏)枯燥的文化生活时代,乡下人一年能够看上三五部电影已经是十分满足了。
电影放映是由乡里(公社)的广播站统一安排的,在各个生产队巡回放映,这个村放了到那个村转,往往一部片子要放好一个多月,最后大家看了主要的情节都能够背诵下来,甚至还能惟妙惟肖地模仿电影中主人公的几句台词。
那时候,一碰到巡回放电影,在乡下不亚于过年,男女老少都很高兴。小时候我最爱看电影了,跟着哥哥姐姐们四处跑。一听到最近有电影看了,上山放牛羊和砍柴的孩子们心里早就不安分了,早早叮嘱母亲把晚饭做好,日头还没有落山,山道上,成群结队的放羊和砍柴的孩子就赶着牛羊扛着柴禾往家里赶,匆匆吃了晚饭,洗了澡,就呼朋引伴准备出发了,不管是在邻村看还是在本村看,必要的工具是不可缺少的,条件好的得准备好手电筒,最好是能到村里的代销店买或赊欠几只电池;条件差的也要用竹筒或其他的什么包上破棉絮蘸上什么油在路上作火把用,反正乡下人有得是办法。山里的路不好走,往返几十里,不做好这些准备是不行的!
每次看电影,姐姐们嫌我麻烦,太小,路上走不动,事前总是严密封锁消息,可我每次总能从一些蛛丝马迹分析出来,像膏药一样跟着她们,生怕她们把我甩掉,姐姐们总会想尽办法,分散我的注意力,把我支开,要么她们不再结伴,化整为零行动,有好几次差点都让姐姐们的阴谋得逞,等我及时发现后哭着喊着追出几里地,她们没办法只得带上我。不过,我最喜欢的还是跟二哥和三哥去看电影,他们对我很好,从来不躲避我,也不骂我和吓唬我,走不动的时候还可以赖着让他俩背我走,那时候,我就只觉得他俩对我最好,可惜的是他俩很早就离开了我们。
少则十来里,多则二三十里山路,对山里人来说也算不得什么。远远看到远处的山坳里灯火通明,人声喧哗,就知道电影在哪个地方放映了。大家一着急,就加快步伐,高一脚低一脚地向前赶。
电影放映场一般都会选在大队房前,那里多有一片空地,不用说角落一定有个大麦草垛子。场子上早就挤满了人,连平素足不出户的老爷爷老奶奶大姑娘小媳妇儿都出来了,搬了凳子,拿上手里的针线活儿鞋底之类的,有空的就带点瓜子,和叔叔、婆姨们闲拉呱着,说些家长里短的话儿。孩子们更像是过年,四处里追赶玩耍嬉戏,小脑袋在人缝里乱钻乱挤。一些暗通情意的青年男女也往往趁这个机会幽会,倾诉一下衷肠。如果那个村里有亲戚,亲戚们早就准备好了凳子和茶水候着,准备待客呢!
电影开始前,总会放点时事类的短片,乡下人形象地称之“戴帽儿”。正片开始了,年轻人们自然聚精会神,老人们依旧唠叨着庄稼什么的。剧情紧张的时候,大家自然集中精神,屏住呼吸。我挤在人缝里,老是讲话,边看边问,哪个是好人哪个是坏人,哥哥姐姐开始还给我吱一声,问烦了干脆就不理我,有时候一场电影下来,我要问好几十个好人坏人。那时候,我还小,只知道把人区分为好人坏人,殊不知人的好坏不是那么简单就可以判断的。这道理我后来才懂。
散场的景观是很壮观的,呼儿唤女,人声嘈杂,之后,场上渐渐安静下来。手电筒和手把派上了用场,明明灭灭地照着山路,大家谈着剧情,说说笑笑,互相转告下一次的放映地点,一条条火龙向四处的山路上蔓延……
小时候看过的电影现在还能记得名儿的还真不少:《回民支队》、《红孩儿》、《三毛流浪记》、《宝莲灯》什么的,太多了!
长大读书进城,偶尔到电影院看看电影,怎么也找不到儿时在乡下看电影的味儿来。偶尔回家,随着电视的普及,村里早就不再巡回放映了,大家都呆在家里看电视了。可过去岁月的余韵却深深烙在我的心里。
2004年7月26日下午1:07于帝豪
原创[文.心路心语]
查看回帖
回 复
传统媒体或网络媒体转载请注明转自“胡杨林”(www.my510.cn),并付给作者稿费,否则即为侵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