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文结友当自然
 
 
jlyjlwh200  2004-10-12 10:26   收藏:10 回复:25 点击:5781          

   2004年10月12日
  
  以文会友,自古亦然。君不闻俞伯牙与钟子期以音乐相交,成为千古知音?古有竹林七贤,今有各类文学社团,无不为我们以文会友树立了光辉典范。文人相轻者有之,其非道不同即文风不同使然也。
  同为胡杨人,我们凭什么相交?凭同是工作之外的一介书生,凭同是文学的爱好者;凭什么将对方添加为好友?凭彼此人格的赞许,凭彼此心心相印的感情,凭彼此文风的欣赏。
  什么是林中连接感情的纽带?作品,作品,就是作品!诗言志,文亦言志。一个人之个性,一个人之感情色彩,一个人之人生观,只要他写文章,就无法不在文章中流淌。能力再高的掩饰能手也阻挡不了这股潮流。不掩饰的人,文章中感情犹如江河奔流,一泻千里,显露无遗;善于掩饰的人,文章中感情则像小河涓流,在树丛或蒿草的遮掩下悄无声息地缓缓而去。
  物以类聚,人以群分。通过大量作品的阅读,,文友们才纷纷找到了志同道合的好友,才有了可以推心置腹交流创作体会的对象,才有了看似虚幻实则真情的关心体贴。所以说,作品,只有作品,才是连接友情的纽带,才是沟通心灵的桥梁,才是调节百味的添加剂。
  每一个作者,无不把自己的作品视为可爱的孩子。孩子无论生得如何模样?在母亲的眼里总是那么可爱。尽管有的母亲也明明知道自己的孩子长得并不那么俊美,但永远也减不掉母亲那份挚爱之情。
  爱孩子,在母亲的眼里,就是爱自己。在爱孩子和爱母亲的取舍中,母亲会义无反顾地舍弃自己,希望百倍地去呵护她的孩子。你抚摸一下孩子的头,就等于温暖了一下母亲的心;你捏一下孩子的鼻子,就增加了母亲嗅觉的敏感;你抹一下孩子的眼皮,母亲心灵的窗口会更明亮;你拉一下孩子的耳朵,母亲就可以闻声于千里之外。相交的文友们,难道敢忽视抚爱孩子的作用吗?
  每一个人大概都不是为了在这里炫耀自己,大多数的人都不是为了在这里成为声名显赫的作家。大家的宗旨和初衷莫过于找一块可以任意挥洒情感的领地而已,并在这里达到交友和自娱自乐的目的。
  在网上发表文章,说白了,就是希望得到林友们的阅读,不然,写好文章打到自己的电脑上不就完全可以达到永久保存的目的吗?希望别人读自己的文章,大概也可以说是全体林友的共性。是想让好友把自己的文章推崇为美文吗?回答是否定的!即使是美文,也是相对的,世界上很难找出连小米粒大的瑕癖都没有的美文。况且推崇为美文还有何意义呢?给稿费吗?能升官吗?什么都没有,什么都不能。只是希望林友们关注他,品评他,或者与他共同感悟一下人生而已。
  我们都希望别人阅读自己的文章,收到多的帖子心里美滋滋地溢于言表。在此同时,你是否体会一下他人的感受呢?我们所取的不应是拒人千里之外或置之不理,我们虽然做不到篇篇都看或篇篇都回帖(事实也没必要,有话就写,没话也不一定写,有时也可写已阅),但是万不可吝啬到极少乃至一个字都不回的地步。若此何其自私也!
  来而不往非礼也,这人人都知道的礼节,做起来却是何等地难啊!因此我们要善待每一个好友,经常关注好友的作品,否则友谊不会长久,看你十篇文章都换不来你看他一篇,谁还有那样大的耐性,老看你的!
  林友们,让我们放下架子,多读友文,多结林友。只有我们经常关注别人的文章,经常与别人不断交流,才能使我们交的好友越来越多,才能使我们已有的友谊更加牢固!只有好友多了,才更能使我们在林中快乐地度过每一天。
  
  

热点.胡杨论剑收录   原创[胡杨论剑]    查看回帖   回  复   


传统媒体或网络媒体转载请注明转自“胡杨林”(www.my510.cn),并付给作者稿费,否则即为侵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