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迹(78)--住上了暖气楼
jlyjlwh200
2005-04-14 08:39 收藏:
4
回复:
19
点击:
5935
2005年4月14日
1987年,温河已近不惑之年了。两个孩子也渐渐长大了。30多平方米的平房容纳4口之家已显得十分拥挤了。
此时,文体局内职工基本都有了公有住房,而且论面积,大部分都比温河宽敞了。
在局长的主持下,经过领导班子研究决定给温河买一处公有住房。
时值县城楼房兴起,1986年城建盖了第一座暖气楼,命名为县城一号楼。由财政和分到住房同志的单位各承担一半费用。
可是当秋天楼房交工时,一些人意见很大,说:“现在盖暖气楼,不符合中国特色,不少人平房还没住上呢?”
结果县领导胆怯了,将各家暖气管道掐断,变成了各自取暖。家家烧起了火炉,支出个烟筒,既浪费资源,又极不安全。
1987年,各地纷纷盖起了暖气楼,这时县领导看准了时代发展的趋势,又盖了一座暖气楼,命名为二号楼。
一号楼的住户一看不干了,纷纷找县领导,要求恢复暖气楼,最后一号楼又变回了暖气楼。
文体局给温河定购了二号楼的一套住房。具体位置是一单元四搂西门,面积为58.85平方米。
楼价相当便宜,定购时每平方米为350元;结算时为380元,楼房总造价为2万2千多元钱。是年9月27日,房屋的钥匙拿到了手。
室内设计是两室一厅,卧室一大一小,厅也就是6平方米。两卧室之间是一个4平方米的储藏间。阳台阴阳面各一个,厨房有4平方米,再加厕所和楼梯口面积扣除,实用面积也就是30多平方米。
但总的看,还是比平房宽敞多了,温河夫妻在大卧室住,女儿在小卧室住,儿子只好委屈一下,住在小厅里了。
新楼的装潢,温河连想都没想,因为没有那个条件,手头只有300多元钱,能干个啥?
可是楼房的水泥地粗糙不堪,总不能像住平房那样穿着大鞋出进吧?况且暖气楼再也不能搭火炕了,必须有床才行。
恰巧温河还有不少枝柴,多年积攒下的煤也有几吨,外加土暖气片、水套炉、小棚子统统全部处理,共计卖了700多元钱。
买了纤维织的地毯铺在了大卧室,其它地面统统买的地板革铺。还买了一个长条沙发和一个茶几。
一个好友家住林区旺起,家里干木头很多。给温河捎来半车。温河到木材加工厂加工成木板和木方,打了一张双人床和两个大单人床。
这样总的支出1000多元钱勉强够了。
旧房离新房有3里地。温河夫妻利用天天到新房子去收拾的机会,顺便就将零碎东西用自行车推到新楼房,尽管使用单位的车很方便,可是温河一次都没用。
最后剩下的柜子和大缸等物件,按理租一辆车一拉就算完事。但是一些习俗世人难以逾越,温河也不例外。
一方面如果搬家无一外人帮忙,大家绝不认为你是破习俗,而是认为你人缘臭,搬家都没人帮忙;另一方面还会认为你是抠门,怕人家帮忙吃饭喝酒。
搬一次家弄出这么多臭名声,温河认为不值得,还是随波逐流的好。
搬家那天,来了20多人帮忙,只四五件东西了,不少人连手都不用伸,等着喝酒就行了。但人多了也不是坏事,弄个喜庆热闹。
那时饭菜还不贵,温河定了两桌比较丰盛的饭菜,外加酒水, 才花了不到200元钱。
那时人与人关系正常得很,即使是领导搬家也没人送礼。可不像现在,结婚、子女上学、过生日、女人生孩子、小孩满月、老人拜寿、喜迁新居等有个名堂就请人,实际是要人家送钱送物。使得多少人举债随人情,真是苦不堪言,不堪重负。
温河进新楼,也有两个送礼的。一个是体校教练金永植,拿了一包火柴,说是搬家送火柴可以火烧旺运;另一个是剧场经理耿大久,送来一个瓷器滴水观音,价值10多元钱,意为观音保佑。
上楼不久温河就被整下去了,看来观音也没保佑。但是水里掺进香水,嘀嗒嘀嗒,香气四溢遍布全屋,那倒是真的,空气得到了净化。
楼房虽然不大,但对于温河来说,也是人生史上生活的一个突破。住楼给他带来了一系列意想不到的好处。
首先冬季再也不受冻了。在平房那些年,尽管做过那么多努力,屋内温度最高只能达到零上15度,火一住就剩几度了。暖气楼不同了,每天温度都达零上22度之多,下班回到家,只能穿内衣了。
温河患了20多年的气管炎,不治自愈,至今从来没复发过。
其次,解决了入厕难的问题。原来温河住处,附近没有公共厕所,要方便就得到离家足有一里地的第三小学院内厕所,真要出现紧急情况,就得飞身骑车,否则后果不堪设想。
冬季蹲在外面厕所大便,屁股冻得发僵;夏季蚊虫肆虐,有时叮得人大叫不止。
晚间更困难了,半夜三更到外面大小便就得冻出病来,只好在屋内放个尿盆,屋内的气味就可想而知了。
住进了楼房,卫生间就在室内,一切麻烦都没有了,你可以手拿书报,悠闲地入厕,高兴时哼着小曲也未尝不可。
再次,洗澡方便了。当时县城只有一个浴池,且条件恶劣,时常关门。有时洗一次澡都得去吉林市。楼房内虽然没有浴间,可是温河只花了100多元钱就买了一个淋浴器挂在了厕所的墙上,这样就解决了洗澡的大问题。
最值得庆幸地是“别了,鼠害”。我在《别了,鼠害》一文中详细描述了鼠害之苦。平房要想彻底根除鼠害,那简直比登天还难。可是楼房却解决了这个大问题。只要看住进屋门,老鼠是绝对进不了屋的。
住楼的好处是说也说不完,如不必劈柴引火了,省去了多少麻烦;不弄火掏灰,室内环境干净得何止几倍?
后来为了更充分利用面积,温河将阴面阳台封闭了,暖和时将厨房搬到了阳台,使厨房面积增大了。
南面阳台两面是斜墙,难以封闭。冬季时,一次温河买回肉洗了后放到阳台上冻,可第二天一看,肉上全是灰尘。从此阳台上再也不敢放东西了。
温河细一捉摸,阳台干闲着实在是浪费,就认真地设计了一下,弄来铁皮将阳台两侧斜墙补直,然后请人将南面阳台也封闭上了。夏天可以晾衣服、放酱缸;冬季腌菜,放水果。使这个3平方米的阳台终于派上了用场。
温河的发明成功,各家纷纷效仿,不到一个月,整个楼的50多户人家全把南面阳台封闭了。这也应叫做“一雁飞起众雁随吧”。
小楼住了7年,小楼中的故事还很多,说也说不完。如今小楼仍屹立在镇中心,可是温河呢,已经栖息在了远离县城的一所学校的楼房里。
被
文坛.浮 世
收录 原创
查看回帖
回 复
传统媒体或网络媒体转载请注明转自“胡杨林”(www.my510.cn),并付给作者稿费,否则即为侵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