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井的故事
 
 
寻梦之旅  2005-04-29 17:02   收藏:0 回复:4 点击:5389          

   南京城里地下泉水极丰富的。只要往地下掘不了数尺,必定就有水冒出。以前南京城里只要是大一点的宅院一般都备有水井。老城区的街头巷尾大大小小的水井更是星罗棋布。
  
   最古老的井据说是是座落于乌衣巷的王谢故居旁的乌衣井,乃东吴时期驻军饮水的井。井栏处十二道绳痕展示着它所经历的千年苍桑。
  
   最有名气的井应是鸡笼山鸡鸣寺旁的胭脂井,据说当年南唐国破之时,陈后主与他的张孔二爱妃就曾躲入其中。
  
   南京的水井形状并不一致,大的井栏一圈可以同时供数人打水使用,小的刚够一只水桶进出。为了免去争井之虞,还有的水井同时做出双眼,你用你的,我用我的,大家相安无事。
  
   水井因有特色,也就有了名气,所以一些地名也就因井而生。如白井廊,双井巷等。顾名思义无须多说。只是因时代久远,一些地名虽在,古井早已不存。
  
   南京的井水清澈甘甜,冬暖夏凉,虽然大多人家都使用自来水,但洗衣浆衫,淘水洗菜还是喜欢用井水的。一来可以省几个水钱,二来也是图个冬暖夏凉,特别是冬天,水泡在暖暖的井水里,透入骨髓的寒意一丝丝的从关节中散去,洗衣洗洗菜已不再是那么令人恐惧(寒冷)。
  
   其实,水井还有一个好处,就是可聚四方邻居,传播八方奇闻。那些街头巷尾的水井边,从来没曾少过人,许多居家妇女经常大盆大盆的在那里洗衣洗被。东家长,李家短是她们最喜爱的话题,以至一些人就是没什么东西好洗,也会随便带上一样,在里面凑热闹。如果说那时邻里间交流,男的大多喜欢在烟酒店门口买上一包烟,几个人站在店门口边抽烟边闲聊。那么妇女同志多半是在水井边交流信息了。
  
   我所居的老宅里也有一口水井,井不大,也不很深,离地面一、二米多就碰到水面了。井栏是用一个青石雕就的六角形。井壁是用青砖砌就的,里面大,井口小。离水面以上的部分长着一层青苔。
  
   井水只有不停的使用才能保持水质的新鲜。水井也是很神奇的,看着看着要被打干了,只要停一下子。就会很快又恢复到原来的水位。
  
   家中的井因为是住宅内,平时极少人使用,所以水质并不很好。所以多半用于夏天的避暑。
  
   在没有空调,没有电风扇的日子里,在竹床下面摆上两大盆冰凉的井水,透过竹片之隙享受着从下面传上来的一丝丝的凉意,是何等的适意。
  
   太阳下山了,打上几桶井水把小院地面冲洒一下,驱除地面的暑气。放上竹床与躺椅,吃过饭、洗完澡,消消停停、清清爽爽的睡在上面纳凉。一家人,有一句没一句的聊着一天的见闻,老一辈的总是不会忘记给我们摆摆古。说一些有关水井的传说。以致有时夜深人静时忽然对藏在屋角树荫下的水井恐惧起来,担心里面不知什么时候会爬出一只女鬼与女仙来。那时总是在安慰自己,就算有一定也是美丽的田螺姑娘吧。我看到过井壁上有爬过田螺的。
  
   夏天买了西瓜多半是要放在井水里冰上几个小时,虽不及现在冰箱冰的那么冷,却也很清凉爽口的。一般买来西瓜都放在大盆里,打上几桶井水泡着,然后隔一段时间换一下水。有时图省事则网袋装好,再用绳子系着,吊到井里。不过因为井小,放上西瓜后,再打井水就有点碍事了。有一次在打井水时不小心弄破了网袋,结果几个西瓜都漂在水井里。用水桶去捞却总是会冒出桶口。
  
   几经折腾,还是给想出了办法,放个竹蓝下去问题就解决了。谁说竹篮打水一场空,水空西瓜不空啊。
  
   随着南京城市建设的发展,水井已远离了居民的生活。一些老井作为古迹保存起来。更多的水井已被历史湮没了。虽然城南老街内还残存着许多水井。却因为污染连洗拖把都不行了。
  
   水井已成为一个历史的名词。仅存于儿时的记忆中。

文坛.百味人生收录   原创    查看回帖   回  复   


传统媒体或网络媒体转载请注明转自“胡杨林”(www.my510.cn),并付给作者稿费,否则即为侵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