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中心路—陈嘉珉与繁星对话辑(67)
 
 
陈嘉珉  2005-06-20 08:57   收藏:3 回复:19 点击:5527          

  
  (2005年3月)
  
  [陈嘉珉3月16日] 第二个问题是:繁星希望夫妻关系经过长时间的磨合,慢慢消除彼此心中不同的衡量事物的标准,到达一定年龄就不会再争吵了。
  
  繁星,我对这个问题的看法是:知识中人不可能消除其心中衡量事物的标准,当然极无知识的人可能会做到这一点,但那是他没有知识支撑的观点,并不是他能够超越知识。如果知识中的夫妻经过长时间的磨合“不会再争吵”,那么他(她)们一定是在某种程度上超越了知识。如果不能超越知识,那么夫妻双方在一起生活的时间越长,就会越加固执己见,矛盾冲突也会越来越多。即使表面上没有大吵大闹,也不过是在知识理性的压制下忍气吞声而已,实际上并没有真正的和平心态与人生快乐。
  
  《红楼梦》中的迎春小姐嫁给孙绍祖,心里怀着“肠回九曲”的悲伤,善良的王夫人也是和繁星的想法一样啊,她安慰迎春说:“年轻的夫妻们,闲牙斗齿,亦是万万人之常事”。贾宝玉为迎春二姐的不幸打抱不平,王夫人又安慰他说:“各人有各人的脾气,新来乍到,自然要有些扭别的。过几年大家摸着脾气儿,生儿长女以后,那就好了。”可是结果呢,并没有“好了”,而是以悲剧收场了。原因就是迎春小姐和他的丈夫都不能超越知识,都掉进了不可自拔的折腾陷阱之中,折腾致死,痛苦终身。
  
  我在以前的邮件中和繁星谈过,折腾是人生的内容和意义所在,也是人的本性所在,亦是超人力量的安排。人要不做事、不折腾、要真的懒惰起来,反倒需要极高的修养才能做到,如厌弃折腾、懒于做事、不惹是非的佛教徒都是具有极高修养的人。人只要生活在知识之中,生活在凡尘俗世里,就总要“无事找事做”,总要“无事生非”。夫妻之间共存的时间越长,就会深深地钻进某一方面的知识和观念之中,越来越固执,越来越缺乏包容心,最后只有通过分离来获得解脱,或者貌合神离地维持共同的生活。
  
  繁星,我在昨天的邮件中,谈到“礼”能带来和平。除此之外,人们公认“理解”也可以制造出和平气氛,人们呼喊“理解万岁”,这说明理解之重要及其难得。但世界上的万事万物,装在具有感情和偏见的“人”制造的庞大知识系统中,如果你不超越知识,即使真的活到一万岁,也未必会真正理解啊!法国作家司汤达在1830年写成《红与黑》的时候,说他的著作将会五十年后“在一八八○年为人理解”、七十年后“在一九○○年被重新印刷”、一百年后“在一九三五年为人阅读”。不朽的著作带给人的是思考,而不是理解的结论,人们至今依然沉浸在理解的追求之中。既然思考和研究没有停止,那么就一定有一个超越任何思考和研究结论之上的东西存在。这个东西是什么呢,人们还要一直追问下去。但任何事物追根究底都是宿命的。当我们悟觉了宿命,超越了知识,就会停止论争,获得永恒的心静与和平了。
  
  现代家庭的许多不快乐,都是纠缠一个“贫”字。其实这是个千古的话题了。两千多年前,子贡就曾经问过孔子:一个人“贫而无谄”怎么样?孔子说“未若贫而乐”。可见一个人“贫”,为什么不可以同时拥有“乐”呢。如果人生因贫而不乐,岂不是加倍地“贫”,加倍地“亏”了吗?人求“富”干什么,不就是求一个“乐”字;如果人生已经做到“贫而乐”,即使求“富”不得,又有什么可遗憾的呢!我们并没有因“贫”而缺吃少穿和死去啊,那又何必因“贫”而不乐呢?“有”与“无”始终是个相对的概念,不快乐是因为过分纠缠这个来自外界和他人的相对知识标准和事物表象了。人的本性都是不患贫而患不均,不均带来的苦恼就是比较他人带来的苦恼,均等带来的快乐也是比较他人带来的快乐。像《儒林外史》中的马二先生,应邀坐上杭州西湖的高档酒席,就立即想起“前日独自一个看着别人吃酒席,今日恰好人请我也在这里。”于是感到好快乐,好满足啊;可是当他“独自一个看着别人吃酒席”的时候,却是不快乐的,因为他不能超越那个“看着别人吃酒席”的知识信息。绝大多数人都是比上不足而比下有余,但人的本性是往高处攀爬,因此比较也多是与在上之人相比,这个比上不足所获得的知识信息必然是使人不愉快的,有句俗话不是说“人比人气死人”吗?我们比较、计较的是外人的知识信息(表象),让自己活在他人的知识界限中而不能超越,必然很累、很苦。司汤达曾经说过,“一个人的幸福不取决于智者眼中的事物的表象,而取决于他自己眼中的事物表象。”“几乎所有的人生不幸都源于我们对所发生的事情有错误的认识。深入地了解人,健康地判断事物,我们就朝幸福迈进了一大步。”著名翻译家和文学评论家郭宏安先生,在他翻译出版的《红与黑》序言中说:“加缪讲过屡败屡战的西绪福斯的故事,说他是幸福的。我们不妨袭其意而反用之,不说追求中的于连是幸福的,而说醒悟了的于连是幸福的。”郭先生这里所说的“醒悟”,就是我说的“超越知识”,超越了你就是幸福、快乐的。
  
  人生要有超越,就会出现“柳暗花明又一村”的开阔景象,就会出现获得解放的局面,于是就轻松了、快乐了。难道不是这样吗?终于有一天,《青春之歌》中的林道静对她曾经崇拜的余永泽说:“永泽:我走了,不再回来了。你要保重!要把心胸放宽!”林道静意识到她和余永泽之间的分歧会“使你痛苦,也使我痛苦”,因此只有超越,“离开了不是更好一点吗?”她寄望于余永泽的“心胸放宽”,也是希望他能有所超越,开辟一个男人应有的生活天地。
  
  繁星,我最后想强调一个道理:我们在一个人际圈中的对立折腾,都是旁观者尤其你的仇人感到快乐的,因此恨你的人也可以通过制造“你们”之间的折腾来损害你。春秋时的齐国有三个勇士:公孙接、田开疆、古冶子。他们对大臣晏婴有不礼行为,于是晏婴对齐景公说,这三个人是国家祸乱的根源,应该把他们除掉。齐景公说,这三个人非常勇猛,没有人能够杀得了他们。但是晏婴却想了一个绝妙的办法,就是在三个勇士之间制造对立的折腾。晏婴对齐景公说:“大王可以派人送两个桃子给他们,说是给他们当中两个最勇敢的人。”三勇士接到齐景公送来的桃子之后,公孙接执著于自己的知识,认为他陪国王出去打猎曾与二虎搏斗有功,于是抢先拿了一个桃子;田开疆执著于自己的知识,说他率领军队两次打败敌人,也有资格吃一个桃,因此也拿了一个桃子;古冶子也同样执著于自己的知识,说他曾经在黄河救过国王的命,难道不比二位更有资格吃一个桃子吗?三人说着都站起来拔出宝剑,最后公孙接对古冶子说,我的勇敢和功劳不如你,竟然不谦逊地拿了一个桃,我是贪功的小人,但我不是懦夫,我敢做敢当!说完立即交出桃子,拔剑自杀了。田开疆也一声不响地交出桃子,拔剑自杀。古冶子看着两具尸体和两个桃子说:我们三人本来亲如兄弟,却为争这两个桃子,你们两人都被我逼得自杀了,我活着还有什么意义!最后他把两个桃子放在两具尸体上,也举剑自杀了。晏婴是春秋末期一位重要的政治家、思想家、外交家,深深懂得在政治和外交上“制造折腾”的妙用。繁星,在现实生活中,总是不乏这样的人,他们心甘情愿地按照“敌人”的意志来折腾自己、折腾家人和折腾自己团体中的同事。
  
  《聊斋志异》的《牧竖》篇还讲有一个故事,有两个牧童在山上放牧,看到一个狼窝里有两只小狼。两个牧童就各抓住一只小狼,各自爬上一棵大树。不一会大狼回窝,在大树上的一个牧童就扭起小狼的双脚和耳朵,弄得小狼嗷嗷叫唤。大狼听到树上小狼的叫声,就直奔树下,急得乱叫乱嚷。此时另一牧童又在那棵树上把小狼弄得嗷嗷直叫,大狼看见那只小狼后,便又跑向那头。等大狼跑到第二棵树下,第一棵树上的小狼又嗷嗷大叫起来,于是大狼又掉头跑回第一棵树下,可是刚跑回第一棵大树,第二棵树上的小狼又大叫了起来。就这样两棵树上的小狼轮番叫着,大狼的口里也不停地叫着,脚下不停地奔跑,几十个来回之后,脚步慢了,叫声也小了,最后累倒地上,气息奄奄地僵卧着。两个牧童兴奋地下树一看,大狼已经断气,死了。呵呵,两个牧童折腾“敌人”的智慧,真不亚于聪明绝顶的晏婴啊!
  
  其实人的折腾也和这只大狼一样——至死方休,而且有一种不可克制的力量在支配着他。人失去理智,无理取闹,是因为恶魔降临他的身上,就像犹太王国时期的扫罗王,他想方设法要把大卫置于死地,是因为从耶和华那里来的恶魔降在了他的身上。为什么上帝那里也有恶魔存在,因为上帝要人折腾。所以自我折腾是所有动物的本性,我讲要超越知识,就是要人与普通动物有质的区别,去掉一些折腾的本性,多一些快乐的天性,这是超人力量留给我们发挥人类最高智慧的努力空间。很多动物(包括人)在折腾的时候,不知发作的对象是什么,而别人是把他的折腾当儿戏的。很多折腾成功的“人间英雄”,他们发作的“禽兽之威”,正像蒲松龄所说,不过是他人或超人力量折腾出来当戏看的。佛教《法句经》中有句话说:“彼自如此作,徒快敌者意。”自己制造矛盾和折腾,这正是不希望你快乐的人所希望的。在现实生活中,我们不快乐的感觉,都是以他人的知识观点作为标准而折腾出来;如果你折腾得不快乐,旁观者就会因没有你这样的折腾而快乐,如果你折腾至死,旁观者就会感到他们生的快乐。亲爱的朋友,当我们在家庭内部、朋友之间制造折腾、制造矛盾和纠纷的时候,一定有个意志在嘲笑我们,如果不是世上的聪明人,就一定是上帝,因为上帝也会制造人间的恶作剧来娱乐自己。
  
  中国文化史上的巨人、制定国家管理和社会生活根本大法“周礼”的周公,曾代表周成王向全国人民发布诰令:“自作不和,尔惟和哉;尔室不睦,尔惟和哉。”伟大的孔子说:“郁郁乎文哉!吾从周。”亲爱的朋友,人间的“不和”都是“自作”的,我们都是孔子的子孙,让我们也听从周公的告诫吧:如果你们之间不和睦,那么你们自己应该和好起来;如果你们的家庭不和睦,那么你们的家庭也应该和好起来!不要在不快乐中等待“长时间的磨合”和“到达一定年龄”的和平与快乐了,快乐就在眼前,就在脚下,迈开你超越的脚步吧。
  
  ——END——
  
   


作者签名:
陈嘉珉学术文集:http://chenjiamin.tougao.com/

热点.时事关注收录   原创    查看回帖   回  复   


传统媒体或网络媒体转载请注明转自“胡杨林”(www.my510.cn),并付给作者稿费,否则即为侵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