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现在的位置 | 胡杨林日记 [登录] [注册
 
郭德纲介绍

写作者:雪叶     日记本: 大理石廊下

日期:2006年09月06日  星期  

天气 

心情

   被翻看:321

  偶然在新浪上接触了郭德纲的相声,感觉久违的听相声的感觉回来了,网上下载了他的好多相声,确实不错。
  【草根名角儿-郭德纲介绍 】 郭德纲,1973年生于天津,自幼酷爱民间艺术。一袭长衫打扮,圆口布鞋的鞋面上,偶尔露出老派中式裤子的裤脚,带着调侃式的经典微笑。其8岁投身艺坛,先拜评书前辈高庆海学习评书,后曾跟随相声名家常宝丰学相声,曾受到众多相声名家指点传授。其间又潜心学习京剧、评剧、河北梆子等剧种,辗转于梨园,工文丑、工铜锤;除了相声以外,评书、评剧、大鼓、梆子、京剧、太平歌词无所不能,连很少有人学习的竹板书与滑稽大鼓他也有所涉猎……通过对多种艺术形式的借鉴,形成了自己的风格。
   现居北京,在北京德云社相声团体发掘上演了一些已不多见的传统相声,上演节目达六百余段,深受京津相声迷喜爱。2004年拜师相声艺术家侯跃文。他主演的评剧影碟已经发行,他录制的300多集的长篇评书在电视台播放,他出过书,做过电视导演、编导、编剧、主演、主持,策划过曲艺晚会。他自己置办了几十大箱子的全套戏曲服装,足够一个大型京剧团的演出需要……但是,相声才是他的当行本色。而听郭德纲的相声,也简直成了时尚。在这个据说相声没落的时代,郭德纲还创造了很多相声界的纪录。他曾经在观众喝彩声中返场最多达17次,这个数字大概可以申请相声演员返场次数的吉尼斯纪录。
   而最惊世骇俗的,是他的一段相声不仅让观众笑得前仰后合,而且把满场一百多人说得失声而泣。那是2005年10月5日,为了纪念相声开山祖师“穷不怕”176年诞辰,郭德纲和他的德云社组织了相声专场纪念演出。这天郭德纲表演的相声是《论相声50年之现状》,在嬉笑怒骂间,他痛陈了相声界目前的一些内幕和私弊。令他意外的是,这个段子赢得的竟然是台下相声爱好者的眼泪,然后才是全场如雷的掌声。郭德纲的FANS现被称作“钢丝”。走,听郭德纲说相声去。
   妙语笔录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我叫郭德纲。人来的不少啊,我很欣慰。感谢各位的光临。待会儿散场都别走,吃饭去。谁去谁掏钱。听相声二十,起哄一万六。再笑加钱。
   啊~~你不知道我?我艺术家啊!我都艺术家一个多礼拜了……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医院,……肠子都断了还不去医院!……我是篡改唐诗宋词第一高手。
   今天说的这故事啊,离现在不远,家里有老人的可以回去问问———在春秋战国时期啊……
   守法朝朝忧闷,强梁夜夜欢歌,损人利己骑马骡,正直公平挨饿。修桥补路瞎眼,杀人放火儿多,我到西天问我佛,佛说:我也没辙!
   走着走着,哎,前边儿出一问号儿,刘备一蹦“噔楞楞楞楞”,哎~出一蘑菇,把蘑菇吃了,刘备长个儿了.还往前走,又有一个,一问号儿,一碰,出一朵花儿,吃完花儿,刘备一抬手,“嘟嘟嘟嘟嘟嘟”能打子弹!带翅儿那王八就来了……
   那谁谁谁能吃,一天到晚看谁都像烙饼,没事儿烙饼卷馒头就着米饭吃,那玩意儿瓷实,扛时候。有时候来后台,提溜二斤切糕准备饮场用……
   剩一颗牙还塞牙了———吃藕!
   桌上摆着四盘菜,打开第一个一看,呵!真好!老醋花生!打开第二个,更好了!老醋花生!第三个打开,花生,没醋!第四个一看,一盘醋!
   来个牛扒,别搁牛肉啊,我爱吃洋葱,多搁洋葱啊!
   我是一有钱人。今天后台,就我开车来的,他们都走着来的,天津那几位老先生,打上礼拜二就开始走了。不过我那车啊,最近有点毛病,提速有点儿慢。开始呀,我以为是化油器脏了呢,一检查啊才知道,是脚蹬子掉了……
   多听相声说明你爱国。我们街坊有一孩子,会七八国外国话,什么英语、日语、韩语、南斯拉夫语、北斯拉夫语、西斯拉夫语……反正跟八国联军坐一块儿对着骂街没问题!跟他说你听听相声去吧。“不去!听不懂!”……法律不管我早打死他了!会七八国外国话听不懂相声……
   老先生留下来的传统相声总共有一千多段,经过我们演员这些年不断地努力吧,到现在,基本上已经失传了……
   人家歌唱演员上台,不用让你乐,你乐说明他唱错了!人家大腕儿上台,啊~~~,唱一段儿,唱完完了,出后台蹬自行车儿回家了……我们相声演员不行啊,俩大活人站这儿———说二十多分钟,一个乐的没有!怎么典见着脸往下走啊?
   我们爱上电视台说相声。为什么?好说啊!导演安排人领着鼓掌。一上台,“今天”,哗~~,“我们”,哗~~,“给大家”,哗~~,“说一段相”,哗~~,“声”,哗~~,(捧哏的:一个字儿一鼓啊!)“说得不好”,哗~~,说得不好也鼓掌!?
  

完成时间:2006.09.06 09:18:05

  公开状态:完 全 公 开 | 11 条留言 | 查看留言   

 

留言


留言主题: 留言在日记留言到信箱
留言内容:
      

Copyright 2002-2007 版权所有
胡杨林© All rights reserved.
服务支持拓商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