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现在的位置 | 胡杨林日记 [登录] [注册
 
上课第一天

写作者:鸣笛     日记本: 岁月的痕迹

日期:2006年10月17日  星期  

天气 

心情

   被翻看:1611

  一早在宾馆用过早餐,骑着二手车赶到北大电教室。两方简单举行过开学典礼就开始上课,由继续教育部的主任讲“领导科学与领导力提升”,老师绘声绘色却不用讲稿,喜好用“三”归纳,易得要领,感觉有味极了。中途到图书馆门前照了合影。
  下课后就近在农圆食堂就餐,学生一泼接着一泼,但基本能找到座位。学生和员工都很有礼貌。像在宾馆一样,随意点了5个菜、1根玉米棒子、1个馒头和1碗粥,花了10块4毛钱,坐下后才发现自己太奢侈,学生一般都只要两个菜。其实自己并没有吃完,于是暗下决心今后不再特殊。
  下午由政府管理学院的卸任副院长讲“公共管理”,自报42岁,从教20年,以自信幽默为特点。他两天课程欲讲3个专题,开场从民主谈起,与上午相比是更加大胆而生动。其实民主与政治是无法分开的,从学术研究角度应该有言论的自由,据说这是北大的一贯作风和特权,学员们常爆以热烈的掌声。还听到了老师赤裸裸的评价北大与清华这两所名校的区别。这种讲座性质的课程是没有教材的,主题思想应该是老师毕生研究的结果,不能出书,只能意会。所以很多一流水平的教师据说因为职数限制而不能晋高,但并不影响他们在学术上的名声和威望。
  下午改在学五餐厅用餐,两菜加2两米饭,一共4块6,吃的有滋有味。
  两堂课下来,感觉北大的氛围的确民主而自由,显得无拘无束,别无仅有,不愧为百年名校和我国的最高学府。
  北大文化博大精深,每晚都有各种各样的讲座和论坛。今晚就有6个讲座和1个演出,内容涉及政治、经济、文化、生物能源……开讲的既有本校教师、也有外面的名家,还有外国的专家教授。我和两位同学选择了北大地质系毕业曾经担任发改委宏观经济研究所长,现任中国证卷市场研究设计中心总经济师的宋国青教授开设的“宏观经济分析与预测”。讲了1个小时,他给我的印象属于那种肚里有货却不善于表达的人,或许是我不懂外行了。但学生提问的水平却让我们望尘莫及,真正的天之娇子非此莫属。
  

完成时间:2006.10.17 23:28:29

  公开状态:完 全 公 开 | 11 条留言 | 查看留言   

 

留言


留言主题: 留言在日记留言到信箱
留言内容:
      

Copyright 2002-2007 版权所有
胡杨林© All rights reserved.
服务支持拓商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