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平常5点下课,今天推迟了半小时,大家毫无怨言。
匆匆吃过,便忙着去听6点半由腾讯CTO首席执行官熊明华开办的讲座——《民族创新之路—中国互联网企业的崛起》。吸取昨天找不到座位的教训,提前半小时就赶到新生物楼号上了位置。短短几年里,以腾讯为首的中国6大网站跻身于世界前列,看到了中国崛起的希望,也为为这帮年轻人感到骄傲。
今天全天的课程由海尔张瑞敏原助手、北大企业家与职业经理人班主讲老师、现就职于国务院国资委的春晓博士讲“企业文化建设”。本科需要几十个学时才能完成的课程,我们浓缩成了一天,跟填鸭式的。
回到寝室,班干们聚集一堆,谈感想,写信息,忙乎好一阵。他们刚离开,就整理起自己的笔记。
这门课实在太有意思了。这么实用的东西,过去一直是云里雾里。我们做了十几年的老总,完全是按上级意图和自己的想法在做,哪里是在做管理?十足的官本位之延续。难怪制度不起作用、法律不起作用,管理文化又形不成。长期以来以为做好企业形象、不断整章建制、做到政令畅通、外加一个什么CIS就是做好了企业文化。看来非也,不学习不行呀。
什么是企业文化?美国的管理大师戴维斯用一句话诠释:企业文化就是员工共有的信念和价值观的形成。它是应用的企业文化(即内部精神力、核心竞争力,是灵魂)和宣传的企业文化的(即外在竞争力、外在延伸力,是表象)总和,可以说成是企业灵魂与表象的结合。
文化建设的内容如果用一、二、三、四表述比较容易记忆:
一个核心——不是决策层中的核心而是员工。
二次创造——第一次创造出可移植的企业文化;第二次创造出有强适应性的企业文化。
三个过程——一个品牌的成长壮大过程;一个品牌群的成长壮大过程;品牌扩张的过程。
四个阶段——企业文化从无序到有序;从有序到体系;从体系到高度;从高度到飞跃。
文化建设的核心是什么?春晓博士用10个字做了概况:
道——即思想方法。足下生脑原则,需要务实。思路决定出路,只要思想不滑坡,办法总比困难多。
义——即尊奉。以号令天下,讲求三义原则:国家政策乃一义,企业员工为二义,除开自己以外的客户是三义。
治——即治理。遵循性情原则:钢柔相济、宽严并举。
度——即器量。亲疏三原则:市场最亲,因岗用人;用人要疑,制度约束;疑人要用,监督体系。对员工,可以不知道其缺点;对部门,可以不知道其优点。
谋——即智慧。权变原则:以变应变。以谋寻变,以快适变,以新领变。关键是把准市场脉搏。
德——即品德。处市(市场)原则:实德处世,光明磊落。诚信为本,稳健经营。
仁——即态度。仁天下原则:处小事见大仁,以点带面;处大事思大局,三游(产业链)合一。
明——即明察。正式组织原则:通主流,堵支渠;举系统,废小帮。让非正式组织没有市场。
文——即礼数。温情原则:温和处世,以礼待人,以情感人。
武——即用兵。独辟蹊径原则:剑走偏锋,打破常规。寻找运气,以少胜多。
文化管理的原则有8项:
无管理盲区原则;思想比办法重要原则;效率与效果并重原则;鼓励创新原则;发现困难原则;SBU原则(小河有水大河满,重视每一个人);无难易原则;村长与干部辨证原则(在管理中不要把村长当干部,在企业管理中不要不把村长当干部)。
还需记住文化管理的6项禁忌:
文化管理就是管人;负责人不负责;只管理下属不启发下属;只讲结果不重思想;只重典型;只重传达不重反馈。
“7S”结点:1崇高目标;2战略;3结构;4制度;5才能;6风格;7职员。每3个结点构成一个稳定的管理群(钻石结构)。由此受到启发:
文化中心造势——坚固文化阵地(如企业报纸);拓展文化战线(广交新闻媒体,内部文化渗透,合乎情理的文化宣传)。
总裁办造人——控制内部人;吸引得力的人。
党群系统造心——聚人心,顺人心,得人心。“聚”而不“顺”不能算“聚”,“顺”而不“得”不能算“顺”,“得”后如不再“聚”就会“逆”。
三层次管理:决策层(4人决策层),控制层(中层),利润层(生产、营销、技术)。
九种理念各用一句话结合市场要求把相关的制度进行凝结和提炼,然后融入到企业文化中并进一步细化制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