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往往有不怕死的人,却少有不怕病的人。病痛的折磨在于它仿佛在人体内安装了一台自毁的机器,促人衰亡,像李贺、徐渭、杜甫,英国作家吉辛,法国作家魏尔伦、波特莱尔这些人,一生都愁病交加,所以硬是把病中的滋味写绝了,其自身当然也是被疾病折磨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
“但是像塞翁失马一样,疾病也带来了另一种效用:它使文艺变得深刻而沉重了,疾病甚至成为风格和思想的导师。积蓄的烈痛生发为艺术的声音,那种企慕、激愤、赞叹、诅咒,反而透露出人对人生的爱慕与执著。贝多芬,从小就被水肿、关节痛、胸部感染所折磨所困扰,后来又渐渐失去了听力。美国小提琴家梅纽因说:贝多芬若不是被疾病折磨,将是一个非常幸福的人,但是他的作品风格就会完全改变。正因为身心大痛,他才创作出《第九交响曲》等以克服苦痛、企慕欢乐为主题的伟大作品。包括海明威,包括安徒生,包括许多病夫作家的作品中,都能看到永不凝固的寻求自由和解放的生命的能量。蚌病成珠,这个真理是很残酷的。欢乐越少的人,他对欢乐的想象力就越发达。这种境况一如夜与昼一样地对衬着。”
“病痛缠身的人有时能写出很健康的生活,或者从其反面可以窥探到什么是健康的极至。这正如中文系的学子往往喜欢吟唱一些田园风光,而大田里劳作的老农则往往把城市想象得天堂般的美好一样,人生的情趣大抵相似。”
“疾病是生命不可抗拒或回避的。于是,聪明与豁达之士总能从苦中找出趣来安慰自己,使疾病有时竟转变成一种可敬可亲的生活态度,灵与肉在外表的颓唐与混乱下隐藏着深度的和谐。似乎因为肉体上的疾病,反而使得智力突然提高了。”
“日本近代俳(“排”音,本义:杂戏,滑稽剧)人木碧一楼说他因病静卧床上,青翠的海洋冬景在脑中愈发明晰。法国作家法朗士说得更玄:克莱翁从小就傻乎乎的,后来从楼梯上摔下来,摔裂了颅骨,结果使他成了聪明能干的律师。苏轼《与张天觉书》说:轼近来多病少出,向时浮念杂好,扫地尽矣。这简直是在说生病有不少好处了。”
“人是应该有一点精神的,对待灾病的态度尤应如此,既来之,则安之。在追求理想与张扬着自由生命的旗帜下,不可一世的病魔也该退避三舍……”
加注:贝多芬第五交响曲《命运》和第三交响曲《英雄》、第九交响曲《合唱》一样,同属于英雄性艺术的最崇高作品,“从黑暗走向光明,通过斗争取得胜利”——这就是第五交响曲的中心思想。第五交响曲是最能代表贝多芬艺术风格的作品。
来源:《三门峡日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