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现在的位置 | 胡杨林日记 [登录] [注册
 
我看《东京审判》

写作者:ywtywt     日记本: 岁月的痕迹

日期:2006年11月04日  星期  

天气 

心情

   被翻看:344

   昨天,对,就在昨天,我看了《东京审判》,我完整地看了两遍!
   说是十年来不可多得的好片子,一点也不为过。
   我强烈建议大家,有时间的确实是要看看,没时间的也想想办法抽空看看。
   这里主要谈谈我看后的想法。
   作为以历史为题材的一部电影,《东京审判》无疑活生生的再现了上个世纪
  那段令人刻骨铭心的真实的悲惨的战火岁月。
   “故事”通过这样的背景,围绕发生在远东国际军事法庭上的审判展开。
   1946年远东国际军事法庭成立后,十一国代表包括中方代表梅汝敖博士(李
  松仁饰)来到东京。我之所以特别提到梅博士,是因为,在审判还没开始之前,
  他就引起了我的注意。
   这就是关于法官的座次问题。
   原本的座次安排前四位依次为美国、英国、中国、苏联,而梅博士在这里提
  出了异议。他认为,中国人民的抗战,时间上最为持久,作出的牺牲也是最大的
  ,而英国却一再的忍让和退却,中国代表理应只能排在美国后面,也就是第二的
  位置上。经过他的一再的坚持,审判长卫勃爵士也反复的与其他国代表商量,终
  于同意他的建议,以受降书的签字顺序来安排座次。关于在这一点上的认识,我
  很敬佩他。梅汝敖博士无疑是一个真正了解了中国人民心声的最好代表。
   接着审判开始。
   “故事”为了避免漫长的审判情节多次反复出现所引起的画面单一感,于是在
  里面很好的穿插了一个看似一笔带过,事实上意尤未尽的爱情故事。这个爱情故
  事里面的男主人公肖南(朱孝天饰),在东京留学回国后,做了报社记者。刚好
  这次返回东京成了东京审判的随团报道记者。而女主角却刚好是日本人芳子小姐
  。然而,战争伤害了两国人民的感情,在两国战火分飞时期的爱情,也注定没有
  完整而美好的结局。甚至还被残酷的屠杀!芳子的哥哥正夫(曾志伟饰)与北野
  的弟弟弘二一起出征,结果弘二死在中国,而正夫却活着回来。或许因为他看到
  了日本人的凶狠残忍,烧杀、抢夺、奸淫(芳子的妹妹缨子在远征服务团的时候
  ,也成为了日本军队泄欲的工具),是他将弘二给杀死!(在用刀自杀未遂后,
  后来喊着“狗日的日本鬼子”被雄一枪杀。)而此时的雄一却并非认识到事情的
  真相!他只是日本民众的一个代表,一个化身,一个对所有中国人民都有着深深
  仇恨的缩影。然而,却又不能责怪“他”!因为日本实行了战时信息封锁政策!
  (不允许所有军人与亲人有任何的通信的行为等等)为的是企图掩盖日军的残酷
  暴行!
   此时的审判并没有想象中所意料到的那样一帆风顺,反而因为日本战犯强大
  的辩护团百般阻挠而历尽波折。梅博士则在这个漫长的审判过程中来到一个日本
  的小酒馆。这次不知道是第几次,就在他和肖南记者同小酒馆的老板娘唱歌的时
  候,老板娘千叶小姐不幸中枪被暗杀,这里留下了一个悬案。但是我想这里要表
  达的还是两国民众之间已经不可化解的仇恨!似乎和中国人有密切关系的日本人
  都得死。而我的猜想是和雄一一样不知内情(日本的军国主义思想以及侵略占领
  的野心)的对中国人有着深深仇恨的人所为。就在这样相互仇视的时刻,觉悟的
  芳子也为了爱情替肖南挨了雄一的一枪而死去。肖南此时再也无法压抑胸中的怒
  火,看着心爱的人中枪后即将死去,不顾一切,冲上去就将雄一活活给掐死!(
  这些都是《人间悲剧》!)
   、、、、、、
   审判继续曲折而又缓慢地进展着。
   就在判定东条英机等二十几名甲级战犯有罪,但是是否应该判处绞刑的问题
  上,十一国法官发生了激烈的争执。
   梅博士在这里有过徘徊与彷徨,甚至想到以死明志。他可能知道,或许多数
  人并不赞同死刑。但是在随行人的鼓舞下,他决定试图说服更多的代表。他深深
  明白家乡湖南那句老话,只要你打不死老子 ,老子就要站起来!这更加坚定了他
  的决心。他说的对,如果不给战犯以死刑,谁能保证,以后日本军国主义不会死
  灰复燃?在投票决定的时候,先是五比五,也就是五人赞成五人反对。在听到卫
  勃爵士说出最后一张票赞成绞刑的时候,他闭上了眼。心里石头也总算落了下来
  ——他完成了所有中国人民交与他的任务。他成功了!我想,看到这里,作为中
  国人,我们都应该为他深深地鞠一个躬。
   故事到这里基本上就结束了。
   但是影片中结尾的字幕提醒我们:后来,东条英机等甲级战犯以及二千多名
  乙级丙级战犯被移入靖国神社。
   直到如今,日本首相依旧还在参拜!

完成时间:2006.11.04 23:39:16

  公开状态:完 全 公 开 | 13 条留言 | 查看留言   

 

留言


留言主题: 留言在日记留言到信箱
留言内容:
      

Copyright 2002-2007 版权所有
胡杨林© All rights reserved.
服务支持拓商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