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贸易这门课很有意思。说它离我们很远,那是因为大部分人没有做这个工作,其实与我们生活息息相关。比如人民币升值就与物价和就业紧密相连。
中国的对外贸易每年以20-30%的比例增长,总额名列世界第三。但服务贸易与货物贸易的比例是1:10。有形贸易中机电和轻纺是重头,但存在运力问题。服务贸易中最赚钱的是旅游,位居全球第四,但也只相当于意大利的1/20,意思是属于旅游大国而不是旅游强国。
一个中国在世贸组织里有四个席位(大陆、香港、澳门、台湾),不仅货币未能统一,而且之间的贸易叫国际贸易。我们与台湾还是贸易逆差,不是一定要买台湾的产品,主要是政治因素。它闹独立可不成,不能由小岛居民自决,要问问13亿中国人答不答应。
我们的外贸为什么会呈现“东部发狂、中部发急、西部发呆”的局面?说深圳完成了它的历史使命,上海要赶超香港是怎么一回事?我们修青藏铁路的意义仅仅是为了发展西藏吗?为什么要搞中非合作论坛?为什么要开辟中东、南亚和俄罗斯市场?除开回应“中国威胁论”对于新生的“中国光棍威胁论”怎么化解?为什么一定要从日本进口那么多货物?中日矛盾的焦点究竟在哪?美国、欧盟、日本为什么要逼中国的人民币升值?为什么胡总不赞成升值而温总说人民币升值天蹋不下来?我们为什么老陷入西方“反倾销”纠纷而不能自拔?中国的外汇储备究竟多少是合理的?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一年要消耗世界1/3的能源,好多是是而非的东西在这门课里可以得到诠释。
外贸服从于外交,经济服从于政治。
当家不容易,创业难守业更难。种种迹象表明,专家治国的时期已经来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