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传统的元宵节,在老家也叫“过十五”,很热闹的,我们都要穿上传统的民族服装,载歌载舞,好是一篇祥和平安的景象。晚上天蒙蒙黑的时候,一家人围坐在饭桌前,吃肉,不时吃元宵。因为十五一完就算是年过完了,因为那时候条件不是很好,过年的时候才吃肉,可能意思就是让大家在年末的时候再好好吃一顿肉吧。当然这是很老的传统,即使现在条件好了,也没有几家吃元宵的,还在吃肉,很过瘾。吃完饭了,一家老小每人拿上一小堆草,来到街巷里,一堆一堆的,有顺序、有间隙的一字排开,有时候和邻居的火堆连在一起,百米长的火链,很是壮观。这跳火堆也是有讲究的,意思就在年末的时候,要把身上不干净的东西全部烧去,带着吉祥和希望一起走进春天,走进未来。
儿时的记忆总是这样美好,我已经有十几年没有在老家过过正月十五了,城市里的十五就是吃元宵、看花灯。对我来讲没有很大的意思,虽然花灯很漂亮、很时尚、很科技。但是还是怀念老家的父老乡亲们在一个大场上,右手拿一块红绸子,左手高举自制的花灯,拉成一个大圈子扭着秧歌的样子。还有悠扬的“花儿”对唱。
传统的东西可能有一些过时,有一些落后,但是很真实,没有现在的东西那样,虚的多,实的少。传统是不能丢的,更不能忘的,那是老祖宗留下的财富。也是我们永远也学不完的文化遗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