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现在的位置 | 胡杨林日记 [登录] [注册
 
政治课

写作者:向天     日记本: 青春的印记

日期:2007年03月12日  星期  

天气 

心情

   被翻看:287

   今天上课时老师提及政治课与政治学的区别,某君课后将其严禁的概述为:前者是内心约束的沿袭,后者则是纯学术的问题。对于此点,我认同,并认为这样可以让我想明白我们为何还需上政治课。
   我们知道在国外,一直有人研究马克思主义,只是人们研究的目的主要是为了解决由原始积累所带来的资源分配问题,以及由资源分配不均而引起的社会是否能保证公平及公民是否能保持正义的问题。而在国内,我想很多人会把马克思作为一种信仰,而非一种学说,以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形成一种非法律的力量,使基数庞大的民众,自觉的团结、向心、从而推动我们的社会平稳的发展,当然也包括贯穿其中的经济发展。
  只是到了今天,在高校中往往存在一种已知的状态:学生不愿上政治课,认为从小到大一直学,在大学没有必要重复。然而在一些片段里,我们却看到学生对政治的缺乏。一学生因邓论考试没过直接找到任课教师,开门就问“我教了钱,你凭什么不让我过。”老师当然被气的无语。也许当时在她脑海里唯一能闪过的只能是“现代大学教育也是市场化吗!”。
  其实从上面一个简单的例子,我们就不难回想起身边的一些事,我们总是喜欢将此与公民道德,与公民素质相联系。如果说一些人没有机会接受教育,犯了一些低级的错误,被认为没素质外。对于受过或正在接受高等教育的人来说,一些衡量素质的标准,在他们身上又有多乐观。
  所以,如果我们的政治课真的不是为了学术研究的话,那么它就应想一想自己的方向了,学生上了很多政治课,却没让自身的思想与社会的发展相统一,我们便只能说是真正的政治课上的太少,现在的政治课还没有上到点子上。

完成时间:2007.03.12 15:06:09

  公开状态:完 全 公 开 | 8 条留言 | 查看留言   

 

留言


留言主题: 留言在日记留言到信箱
留言内容:
      

Copyright 2002-2007 版权所有
胡杨林© All rights reserved.
服务支持拓商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