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古人的心目中,天地相对。天柱,地维,这两个词正是应正了这一说法。
《庄子·说剑》说:“上法圆天,以顺三光,下法方地,以顺四时。”《淮南子·天文训》曰:“天道曰圆,地道曰方,方者主幽,圆者主明。”因以圆方作为天地代称。所以说,戴天履地或者戴圆履方,简称戴履或者履戴。正所谓,头之圆也象天,足之方也象地。又《管子·内业》有“乃能戴大圜而履大方”。
《礼记·中庸》说:“今夫天,斯昭昭之多,及其无穷也,日月星辰系焉,万物覆焉。今夫地,一撮土之多,及其广厚,载华岳而不重,振河海而不泄,万物载焉。”故出履载之说。
皇天后土,是古人对天地的尊称。皇和后都作君主解释,有时也单说皇天或者后土。《左传·僖公十五年》曰:“君履后土而戴皇天,皇天后土实闻君之言。”
乾和坤都是八卦之一,古人用以代表阴阳两种对立,阳为乾,乾之象为天,阴痿坤,坤之象为地。尤其引申开去,乾坤二字连用,可表示自然界的天地,日月,也可以表示人世间的男女,父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