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大洪山绿林景区旅游,除了去绿林寨,透过那些断垣残壁,看当年王匡、王凤在西汉末年高举的那面起义之旗,呤咏绿林好汉推翻王莽政权的壮丽史诗外,最吸引人的地方,要数鸳鸯溪的漂流了。
鸳鸯溪是发源于大洪山白龙池的大富水河双桥村新畈垧至绿林集镇观音潭的6公里河段。河水清澈见底,河岸植被多样生动。是一条受自然降雨影响较大的河流。河道曲折迂回,断岩笔立,浪石穿梭,峡谷幻影不绝于目。顺着山谷婉转缠绵的流经之道,从空中俯瞰,正象一对戏水的鸳鸯,故此而得名。
1996年鸳鸯溪作为旅游景点对外开放,为了保证鸳鸯溪在旅游旺季不受干旱的影响,当地政府在鸳鸯溪的上游修了一座滚水坝。可以自由的调节整个河道的水流。
五月的鸳鸯溪,两岸的杜娟花早已谢了,桃李也藏起了它故有的芬芳,着意去孕育新的果实。放眼满山翠绿,我深深的吸一口这亲新的空气,穿上救生衣。在上船的那一刻,除了迫切的想去感受那份惊险与刺激外,我也非常在意,此刻谁与自已同处一舟,共同去经历这段漂流的里程。
看着同伴们乘坐的小船,从有5米高落差的起漂点沿滑槽冲下去时,那惊呼和欢快的场面,我的心也欢快着紧张着。我和同舟的乘伴,互相告诫着、鼓励着,很不协调的一前一后划着桨,努力的将船头瞄准离开水坝冲向下游的滑道。在工作人员的指导下,我紧紧的抓着船弦,身子向后仰着,任滑道内湍急的流水将我们乘坐的小船冲下去几十米远……
小船在激流的冲激下,迅速向前漂去,我们也左右划着桨,奋力的纠正行线,力求避开障碍,当无法避开河道中的大石时,小船会被猛烈的撞及后,自然的掉转船头,有时船尾便转而为船头,甚至是横舟而下,有如离弦之箭,别有一番惬意的感受。
在我们还不是很善于用桨的时候,小船只好随波逐流,但当你用手中的篙或桨,或避开一些石礁险境,或顺利的通过一段狭窄的涌道,或于惊涛中力挽狂澜时,你会觉得自己于瞬间成功、又于瞬间开始了新的搏击。
狭窄的河道,流水湍急,石礁拍打的浪花飞跃着,越过障碍汇入主流,一路奔勇而去。我们乘坐的小舟也装满了飞溅的浪花。在经历了无数的急弯险滩和高落差的冲激后,带着两岸的猿声,小鸟的细语,逐渐进入宽阔的水域。
宽阔的河段,水面没有一朵浪花,如果不是船篙和桨的拨动,甚至连一丝涟绮也没有,那激越而壮怀的激流,待进入这段宽广而深遂的水域后,全都变得安静而从容了,没有冲撞,没有搏击,我的心也开始平静下来。回头望去,那一艘艘小船,就象一片片彩色的叶紧跟着漂了下来。
我用遮阳的草帽将船内沉积的水舀出,小船也变得轻快了许多,在经历了这段坚难的行程后,我和同伴划桨的动作也协调了很多,互相之间有了一种默契,特别是在这段静水深流的河段,小船的行驶完全靠划桨,如果只是一个人划会很吃力,如果两人用力不一致,船又会在原地打转,所以相互的配合显得特别重要。
经过两个多小时的漂流,小船来到观音潭,在一段很舒缓的河面,我们将小船划向岸边结束了此次的行程。每一个上岸的人,几乎全身都是湿的。有的是被飞流淋湿的,有的则是掉到溪水里干脆洗了个鸳鸯澡。所以上岸的人多少显得有些疲惫和狼狈。
一叶叶小舟陆续靠岸了,而河水则不动声色的继续东流。人的一生,不也就是这长河中的一叶小舟一滴水吗?在急流中,我们也许会主动的前进,也许会随波逐流,也许会被淘汰;但在平静的生活中,如果没有方向,没有动力,或许永远也走不出这一方看似美好的段面,永远也感受不到新的喜悦和成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