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现在的位置 | 胡杨林日记 [登录] [注册
 
语文课堂是生长快乐的地方

写作者:天若无情     日记本: 简单生活

日期:2007年06月27日  星期  

天气 

心情

   被翻看:312

  语文课堂是生长快乐的地方
   低段部 陈文生
  今天课堂上的我有着少有的轻松与自信,上起课来也显得格外投入。(原因是这节课备得很充分)可讲起课来却适得其反。学生相当不“配合”,一个个面无表情,不理不睬,把我一个人“挂”在了讲台上,唉,这种滋味真令我难过。
  课下我再次翻阅教材、参考书,我在心里不断地问自己:是我的课备得有问题,还是学生出现了思维疲劳?真令人费解,无论如何,还是从自身找原因吧!
  今天讲的课文是一篇感人的故事《雪儿》。主要讲了“我”为受伤的雪儿疗伤并精心照料它,直到让它飞上蓝天的事,表现了我爱护鸟类的美好感情。也流露了“我”对自由生活的热爱与向往。本文是以小作者与白鸽的相伴到离别为线索,展开故事情节的。小作者的感情随着故事情节的发展而变化,善良的心灵打动人心。
  学习本课时,我没有采用逐段分析的传统授课法,而是以小组合作的形式展开自主探究学习,主要围绕两个问题:1、雪儿是只怎样的鸽子?2、“我”对鸽子有着怎样的感情?学生围绕问题自由读文思考,然后再小组讨论,最后组织学生集体交流。
  可讨论的结果却超出了我的想象,只有个别学生举手,其余的同学都面无表情地坐着,我只好先让举手的同学汇报一下讨论的结果,林坚小朋友总算没有让我失望,他说雪儿是一只“蓝天信使”,它不怕任何艰难险阻,忠实地为人们传递信息。我随口总结到:是啊,雪儿不仅外表美,而且还有着它的内在美,你们想知道信鸽吗,今天陈老师给你们介绍一下。话音刚落,我发现孩子们的眼睛一下亮了起来,讲解的过程中我又发现他们听得聚精会神,连眼睛都舍不得眨一下。
  课下反思:本课只围绕教材进行教与学,在教学中没有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对教材进行自我调节,没有让学生的阅读快乐从课本延伸到想象的空间,从课堂飞向课外,多形式多渠道地发展学生的语文能力。
  如果能让课堂走进生活,那么,语文课堂才是生长快乐的地方。
  
  

完成时间:2007.06.27 17:10:39

  公开状态:完 全 公 开 |   

 

留言


留言主题: 留言在日记留言到信箱
留言内容:
      

Copyright 2002-2007 版权所有
胡杨林© All rights reserved.
服务支持拓商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