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学生通过读书用一句话把故事讲出来,这不仅是在训练学生初步的概括能力,而且也是一种读书方法的训练。这里,学生理解的“假”是真假的假,显然是学生利用已学过的知识来理解有误,但真实可信,说明学生在动脑筋,在尝试从错误中去获得正确的概念。语言是反映客观事物的,要让儿童真正理解语言,除了听一听,看一看,摸一摸,嗅一嗅以外,必要时还让儿童做一做,这样既加深了儿童对词语的理解,又活跃了课堂气氛。上一节课老师引导学生,通过读课文了解了狐狸是如何蒙老虎的。本节课则主要引导学生通过了解狐狸如何借老虎的威风在百兽面前神气活现的样子。这一切是通过引导读来实现的。虽是模拟表演,但通过课文中的渲染,掺和进儿童自己的想象,儿童如身临其境,抽象的语言文字顿时活起来,儿童的思维也活起来了,阅读课是教师指导下的读书课,在本课的教学中,从课文中质疑,又在课文中寻找答案,让学生在课文中求懂,在读中求会,在读中获得读的能力。读,贯穿本课教学的始终,读的方式多,读的面很大,读的要求又逐渐提高,使学生在反复诵读中,读出形,在头脑中唤起语言所描绘的形象;读出情,读出语言文字中所蕴涵的情感,读出神,读出语言文字所包含的寓意,精髓以及言外之意,本课的特点之一,是学生很活,原因是教师指导有方,课堂上充溢着和谐,欢乐的气氛,给学生提供了一个畅所欲言的外部环境,师生之间、同学之间,机敏巧妙的应答,不仅调动了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本身就是一次绝妙的语言训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