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奇太蓬山
(电视风光片解说词)
在四川盆地东北部,正闪耀着一颗旅游开发的新星,她,就是川东北的经济、文化重镇,南充市的东大门,省级文化先进县、省级卫生县城——营山县。
营山东出达州通湖北,南进广安达重庆,西至南充到成都,北上巴中走秦川,达成铁路横贯境内,公路交通四通八达。星级宾馆环境优雅,景观神奇,风光迷人,是四面游客旅游观光的好地方,也是八方商贾施展才华的好舞台。
在四川营山县城东北约50公里的太蓬山,人们称为神、奇、雄、趣的山,早在隋朝,中国地图上就载有“太蓬山”的名字了,到了明朝,称为“大小蓬山”,隋唐之际,太蓬山就闻名于世,史称“蜀北名山”。
进入太蓬山境内,但见群山环抱,层峦叠嶂,大小蓬山,相对而立,山峰紧连,状如椭圆,宛若莲花盛开,令人赏心悦目。方圆四十里内外,十二峰蜿蜒起伏,岚霭轻锁,扑朔迷离,形似海中仙岛,状若“蓬壶”飞渡。
登太蓬山,沿东面山脚拾级而上, 一路上层层被游人磨光的石阶,镶嵌在青松翠柏林中,织成了一幅赏心醉人的天然美景。行至半山,峰回路转;爬到寨门,峭石危跪;登上山顶,则豁然开朗。海拔七百多米的太蓬峰巅,宽阔平坦的村庄呈现在眼前。绿野田畴,羞涩的荷塘,随风荡漾的垂柳,如珠如瑙的果实,构成一幅和谐的画卷,俨然世外桃园。真如古诗所赞:“何处飞来海上山,两蓬高峙白云间”。
太蓬山春可赏如雪的梨花、火红的桃花,夏可闻满山蝉语鸟歌,秋可观满山红装素裹,冬可观山舞银蛇,太蓬山成了人们向往的仙山。
在太蓬山顶观日出,是人生的一大享受。早上在东方一道殷红的霞光中,一轮红日喷薄而出,如一面若大的红罗盘挂在天边,在火红的霞光中时隐时现,使人的胸怀无限宽广。这时,白色的云雾缭绕在山下,形成一望无际的云海,云海中起伏的山峦尤如仙岛,真如人在山上,山在雾中行,如临蓬莱仙山。
大自然给予人类的灵气,人类又护卫着大自然。日出日落,也给省级森林公园望龙湖带来了道道美景。望龙湖森林公园植被生态优良,这里的湖水碧波荡漾,百鸟竞歌。每当日落,成群的白鸽飞过水面,归巢而去。山因水而绿,水因山而秀,鸟因人而来。有人诗云:夕阳而坠摸山顶,碧波粼粼燃黄金;难得慧眼识妙趣,不是仙境胜仙境。
望龙湖景区与太蓬山风景区遥相呼应,构成一条靓丽的旅游线,来人不看,枉自来营山。
太蓬山居“营山十景”之首,素有“太蓬仙迹”之称。这里遗有古刹五座和数以百计的摩崖石刻造像,经四川省文物普查,仅唐代摩崖造像就达五十六龛之多,在悬岩绝壁上,或幽静丛林中,与题龛造像融为一体的洞府迭出,其中有名可寻的有透明岩、飞仙桥、朝阳洞、卧佛洞、古佛洞、灵羊洞、舍利塔等三十四处胜迹,在这些洞府中,尤以透明岩最著名。洞壁紧连顶峰,横穿山腹,洞口两头见光,长约200余米,故称透明岩。洞壁上有唐代知县任惠琳题的“透明岩”三个大字,笔力苍劲,厚重肃穆。洞口镌刻着一幅对联:“无门有门是为佛门,是洞非洞自成仙洞”,寓意释道均可在此兼修。透明岩前后贯通,又名穿岩洞。相传周成王时葛由等12真人在此修练,白日飞升而去,便留下了飞仙桥的胜迹。透明岩四周岩壁,较为完整地保存了自唐至清的百余处石刻碑文和题龛造像,其中最珍贵的是唐代石刻《安禄山题龛》,早在宋代,已引起人们的关注。四川省文史馆冯汉镛教授、阚家骆教授等著名史学家实地考察,认为此题龛是安史之乱后于马嵬还魂的杨贵妃所为。提出了杨贵妃马嵬还魂后逃到太蓬山避难,脱俗归隐的论断,之后,不少专家学者多次到此山实地考证,进一步应证了冯教授等专家的论断。随后又在太蓬山的杨柳湾发现了“贵妃之墓”,以及贵妃在此使用过的石臼、石磨等石器,还有学者认为,这里并没有姓杨的人,也没有柳树,又为什么叫杨柳湾呢?说明杨贵妃之坟的来由有道。太蓬山的所有题刻都字体凝重,笔力苍劲,唯有《安禄山题龛》字体纤秀,笔力阴柔,因而进一步提出了此题龛不仅是杨贵妃所为,而且是杨贵妃亲笔书写的论断。因此,《安禄山题龛》是目前我国乃至世界研究杨贵妃终老之地的唯一物证,是一块极为珍贵的历史瑰宝,具有极其重要的史学意义和研究价值,已引起国内外学者和社会的广泛关注。
透明岩前,石壁上挺立着一棵古松,腰围四尺,直插蓝天,枝繁叶茂,相望着山下游人的到来,故名“迎客松”。朵朵松花,仿佛尊尊坐佛,犹如万佛迎宾,游人无不称奇。
从太蓬山南门上山,走300米就是朝阳洞,此洞高仗余,后有石盖,洞呈圆形,右朝东方,可容数百人,洞壁至今留有老子修道的诗文,洞里两边塑有十八罗汉的塑像,个个生态逼真,党年香火不断。
太蓬山的秀,就在于满山彩绿,山上的奇花异草、怪树奇木举木可见。常青的松柏,肥厚的阔叶林,叫不出名的野桃野果,色彩鲜艳,逗人口水,真是好看不好吃,常言道,世上哪有树缠滕,这里却有滕缠树,这些小家族的植物也在大树的掩护下偷偷的私语相爱了。夜晚,还有松涛声声相伴到黎明。
由于太蓬山上是个村庄式的山顶,这里还有许多民风民俗可体验。如坐滑杆、抬花轿、办酒席,这些与大自然和谐相生,使这里变得更加有人情味,
中国有句名言:“山不在高,有仙则名”,太蓬山乃千年佛教圣地,太蓬山顶上的景福寺。佛经声声,钟声隆隆,形态各异的神像庄重肃穆,长年香火不断。每年的二月十九、六月十九、九月十九,朝佛的人潮水般地拥上太蓬山,钟声、鞭炮声十里可闻。新建落成的大雄宝殿宏伟庄严,雕宇画梁,十里之外举目可见。
太蓬山的昨天充满神奇,太蓬山的今天充满生机,太蓬山的明天充满希望。
营山的风光人人爱,流韵溢彩入画来。
监制:尹才勋 刘永尧
策划:蒋晓莹 宋志刚
撰稿:陈天忠
制片:宋志刚 吴小毅 兰剑文
编导:涂兴禄
摄像:涂兴禄 马福平 李 飞
播音:杨 振
非编:柴 莹
统筹:马林君
营山县旅游管理局
四川省电视艺术制作中心
(金像工作室)
摄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