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天,阴晴不定,散发着暧昧的光。孩子们正上着体育课,一阵阵欢笑频频传来。此刻,他们真的很开心。而我,却有一种莫名的忧愁袭卷着我。
孩子们的学习劲头还可以,但是要是与玩相比,真是差之千里。不过因为老师的要求,他们大多数知道,应该把作业完成再去玩。不过多少有点,像成人世界里的无奈之感。为此,我心很痛。痛我的无能,痛他们的无助。
我目视他们在操场上活蹦乱跳的身姿,那纯洁无邪的笑脸,感染着不愉快的我。我清楚,不论我如何的勤奋,但我始终没有让我的学生真正地以学习为乐事。而他们在游戏中,却露出了那种天使般的微笑。真的,那是一尘不染的,那是感动人心的,真正纯粹的东西。我想,玩之所以带给孩子们无限快乐,正是因为,玩顺应了孩子的天性。在玩中,孩子们找到了属于自己的天地,那里的快乐与伤悲才是属于他们的,因为玩中的喜悲,不会有自尊的受挫,不会有比较的失落,更不会看到,成人眼中的无望和舍弃。可孰不知,成人的我们,又怎么会舍弃深爱着的他们呢。这就是距离吧,我们的言语,总是无法更深地走入他们的内心。我们的期望,总是无法建立于他们的努力之中。父母与子女,教师与学生,家长与老师,真正地合谐融合,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而光有爱,那绝对也是不行的。还要有教育智慧。也就是我们教育的方法是否合理,是否周全,是否可行等等。最近,我经常陷入一种难以自拔的思考之中,因为自责和埋怨已不能带给我任何进展。只有立足现状,想办法。才是我唯一可以做的。
在教育的征途中,我是一只迷惘的飞燕,但我知道,要让孩子真正地乐学,必须顺应他们的心性,如果有悖于他们的兴趣、情感、自尊,都是无法进行高效的课堂教学,如果你想用强制的方法,那么你将得到变得更加叛逆的孩子.
每个孩子在固有环境的影响下都存在着个性的差异。现实就是,迥然不同的孩子,要接受着相同的教育,那绝对会产生各异的效果。于是在一个班级、在一校园内,就有着参差不齐发展的孩子!于是,很多时候,我们无法顾及全局.而这正是每个教师烦闷所在.因为任何一个优秀的老师,都不会置一个差生不顾的.但是工作从何做起呢,我们又找不到切入的点.
最近,我在对班级的一位降级生的教育问题上,颇有感受.也进一步证明了,改变一个差生,不是不可能的.那是期中考试后,我在批阅他的语文卷子时,发现他的作文写得很感人,虽然错字连篇,但文字里渗着一个九岁孩子对父亲真实的爱.曾经以为,这个孩子很不懂事,但看过文字,我却发现,他明白父亲持家的艰辛,理解父亲对他的期望,痛恨自己的懒散.觉醒到了应该听老师的话,做一个好孩子.看罢,感动之余.想以此为切入点,对这个孩子进行教育.
第二天,我和他进行了一次亲切的谈话.谈话的内容,当然向他阐明了我对他的赏识-----聪明和懂事的BOY.他很开心,于是,我们达成一个约定,一起努力,在成绩上,给父母一个惊喜.我说:我相信你,你相信自己吗?他笑了笑,挠了挠头.没说什么,但我明白了----很多!
于是,在课堂上,对于他掌握不好的语文知识,给予了很多的关注..并给他按排了一位语文尖子,让他们结成对子学习.这几天,他变了好多,作业完成了,就连精神面貌似乎也焕然一新了.哈,真怪.原来,气我头疼的淘小子,就这么走上正轨了-----
通过上面这件事,我悟出,要想改变一个孩子,你必须,从’心’做起,重新认识,让心与新沟通,就算给孩子一个机会,给我们一个惊喜吧!所以,我讲,顺应孩子的心性,就是这个道理.心灵改变了,认识改变了,再加我们的关怀和信任,还有什么不可战胜的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