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上级委托,我们一行三人飞赴黔西南,对中央财政和省级财政拨款开展的地质灾害防治施工工程和地质遗迹保护工程进行检查。因08年可能被调入省“三叠纪世界地质公园申报领导小组办公室”,不由对地质公园多了一份偏爱,在工作之余,选定离兴义市仅有9公里路程的万峰林景区浏览考察。
清晨起来,浓雾弥漫,遂推迟至10点方才出发。车行不远,开始进入景区,车窗外山峦叠嶂,在薄雾中连绵起伏,宛若一群威猛的勇士前行在队伍行进时踏起的尘埃,连天接壤,一望无际。
来到景区大门,改乘电瓶车上山,此时薄雾散尽,柔和的阳光散布在群峰上熠熠生辉,一眼望去,峰丛涌动,披盔执戟,在将军石的带领下奋力搏杀。2万多个山峰,2万多位无惧无畏的士兵,朝着一个方向,汇聚成无坚不摧的铁流,在长达200多公里的防线上,为自己崇高的信仰不渝地挺立着,用高傲的姿态迎接前面宵小散碎的山头。
满目的岩石,形态差异不大的山峰,用抽象艺术的眼光观察,能看出几个山峰组合而成的雄鹰展翅,看到躺在山巅之上的睡美人。众多独立的山峰更是妙趣横生,只要张开想象的翅膀,就能看到猫头鹰、鲸鱼、猴子偷桃、大肚罗汉、甚至世界上最大的金元宝。想象的力量如此丰富,以致本来没有生命的顽石在这里也充满了活力。
万峰林的神韵在于山峰,这里的山峰在地质术语里被称为锥状喀斯特,2万多座绵延200多公里的峰丛,使这里成为亚洲面积最大最为典型的锥状喀斯特分布区,被誉为世界上最美的岩溶景观之一。这里在3.6亿年前还是一片汪洋大海,那时根本没有山峰,全是连成一片的海底沉积平地。大约在2.8亿年前,大地构造运动将这里逐渐抬升,海水推出露出碳酸盐岩台地,以后又经过数次构造活动和烈日灸烤、雨水侵蚀、生物分解等风化溶蚀作用,才成为沟壑纵横、群峰兀立、形态雄浑、山石嶙峋的万峰林。
用目光抚摸着历经近3亿年的群峰,读出了世事沧桑的变迁,领悟变是万事万物发展的必然这个真理,在离开万峰林景区之际,我们真诚地祝愿造物主能将这里变得越来越美丽,变得越来越神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