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载)
2008年02月01日 08:59中国网
半个多月来,暴雪冰冻肆虐南方,举国上下抗灾救灾,一个问题却始终困惑着我:透过媒体的报道,那些滞留火车站的旅客,那些骑车、步行的人们,不惜冒着暴雪冰冻的危险也要回家,他们究竟受到了什么力量的驱使?能否仅用“传统文化”一言以蔽之地解释?对于渴求回家的心理和行为,我们能否真正理解和尊重呢?诸多问题,耐人深思。
据悉,截至1月30日,仅广州地区就滞留了80万名旅客,而铁道部新闻发言人31 日做出承诺,滞留广州旅客5天内可全部返乡过年(中广网1月31日)。另据报道,浙江一男子骑自行车14天从重庆返回浙江(《都市快报》1月31日);贵阳一名大学生行走7天攀越雪山回家(《南方周末》1月31日)……打开新闻网页,渴望回家的人正在演绎传奇故事,挑战着这场几十年不遇的暴雪冰冻。
回家,竟然激发出一种坚定的信念,能让人不顾一切地踏上归途。新闻中,那位骑车14天返家的男子,在冰天雪地中失声痛哭过,归家时脸上结满冻疮——尽管他称自己是为了获得一种体验,却无形中以最极端地挑战行为,生动地诠释了回家旅途的艰难。的确,相比安逸的坐在暖房里,踏上回家的归途需要一股勇气,要考虑如何挤上火车,要考虑会不会中途滞留,要考虑有可能发生的车祸……暴雪冰冻之下,回家竟不啻为“勇敢者的游戏”!
尽管路途艰难,我们仍然看到数以千万计的人们,还挣扎在回家的“苦旅”上,圆自己和家人一个“团圆梦”。我在思索,家里等待他们的是什么呢?首先是亲情,一家老小团团圆圆过大年,温馨的场面仿佛能驱散冰雪;还有友情,村邻、同学、战友、朋友等等,都在等他们回去叙旧;还有乡情,家乡的一草一木一山一水,也许早已令他们魂牵梦萦。怎一个“情”字了得!我相信,假如没有诸多缠绵的情意,他们或许不回如此坚定,把回家看得比生命安全更吸引人。
换个角度想,千里之外有家可回的人,在工作和生活的城市里,其实都属于“异乡人”。“身在异乡为异客”,就难免有说不完的愁闷,心灵需要回到家乡休整。不同于本乡本土,异乡是一个陌生人社会,地域歧视、户籍歧视、身份歧视、职业歧视等等,都无形中会在异乡的陌生环境中放大,令人平日里就无限思念自己的家乡,怀念那种更有尊严感的生活。比如一位民工,在工厂里也许只是一个抽象的工号,唯有回到家中,才能还原为儿子、丈夫、父亲等人的身份。这难道不也是回家的原因吗?
世事艰难。或许,对于许多经历着各种困苦的人来说,相比回到家中之后的丰富感受,冒着暴雪冰冻回家其实根本不算什么,才让他们有了回家的理由和决心。倘若如此,只是奉劝一句“今年过年不回家”,是否显得太单薄、太苍白、太无力了呢?这些种种问题,依然困惑着我,让我继续思考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