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现在的位置 | 胡杨林日记 [登录] [注册
 
在水一方(二)

写作者:胡杨林边的看客     日记本: 幸福依然在路上

日期:2008年04月03日  星期  

天气 

心情

   被翻看:672

  儒家有孔孟,道家有老庄。都是大家。学说也都是大学问。书上这么说的,读这些书的人大都这么讲。在这些说法里自己也读这些书。从经典中走出来,看周围的景象,全然没有书中描述的那模样。无法将言说与现实结合起来。搞不清谁是鱼谁是熊掌,只好用“儒道兼蓄”的条幅来搞平衡。与其说是“儒道兼蓄”,还不如说是“儒道兼营”来得好来得符合自己的状态。儒道自有别,自有独领风骚若干年的风采。于是乎追涨杀跌。追涨杀跌,实则是跟风。天人合一人与众人无别道法自然无为无不为,诸如此类。两家各自叙说着自己,又论说着自己世道本源的特性。风向不停地变化着,跟得累。
  “没有音乐,人生是没有价值的。”疯子尼采自然是疯话不断。他注重人,又将人推理论证为超人。去逝后数百万人为之送葬的萨特则视他人为地狱。弗洛伊德,同尼采(或许还有休谟)一样,说人生而自私。纵观所有类型的社会形态,社会又都是鼓励利他主义的呀?!谁对谁错谁言之有理谁又指向了真理?时间之水向前流淌,结构主义、解构主义、经济决定论、正义论等等理论相继涌出。它们相互冲撞激荡,形成了大大的漩涡。自己几乎被这漩涡吞食掉。踉踉跄跄上岸,感叹:溺水的滋味真不好受!
  坐在岸上,肚子里的水还没倒净,神还没定住,亨廷顿又来了。一本《文明的冲突》又造就了惊涛拍岸千堆雪起的壮观场景。紧随其后,“西学中源”与“中学西源”声起于身边。这是关乎文明的价值关乎民族的尊严与骄傲因而也涉及文明之下国民尊严的纷争,声音因这重中之重的特性而特别大,也特别杂。唉,哪儿才是个清静的地儿呀?!谁才值得跟随呢?焦虑。
  
  一手抚于胸前,两睛圆睁睁盯着前方,安然地坐在椅子上。这神情这姿态是读《金色笔记》时,安娜在心中的形象。这形象定格于心。
  

完成时间:2008.04.03 10:22:36

  公开状态:完 全 公 开 | 8 条留言 | 查看留言   

 

留言


留言主题: 留言在日记留言到信箱
留言内容:
      

Copyright 2002-2007 版权所有
胡杨林© All rights reserved.
服务支持拓商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