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阳的日程一共安排一天半。昨天看了东陵、张氏帅府和省博,今天上午参观完故宫和昭陵,然后奔赴大连。
如果随团来到沈阳,一般会安排看以下五个地方:“两陵一宫”(沈阳故宫、东陵-福陵、北陵-昭陵) 、张氏帅府和省博。但如果时间紧,自己可以选择的话,必须的也就“一陵一宫一府一博”。
其实,沈阳两陵的布局一模一样,只是从规模上“昭陵”远远大于“福陵”。“东陵”,是大清开国君主努尔哈赤及其孝慈高皇后叶赫那拉氏的陵墓,其与沈阳昭陵(是努尔哈赤第八子——清太宗皇太极和皇后博尔济吉特氏的陵墓,陵在沈阳市旧城之北,通常也称北陵)、新宾永陵(是大清皇帝爱新觉罗氏族的祖陵)合称“关外三陵”。
沈阳故宫在清代入关前,其皇宫设在沈阳,迁都北京后,这座皇宫被称作“陪都宫殿”、“留都宫殿”。后来就称之为沈阳故宫。沈阳故宫占地6万多平方米,宫内建筑物保存完好,是我国仅存的两大宫殿建筑群之一。它的规模比占地72平方米的北京故宫要小得多,但是,它在建筑上有自己的特色,现在是沈阳最重要的游览点。
沈阳故宫建于1625年,是后金第一代汗努尔哈赤开始修筑。努尔哈赤死后,第二代汗皇太极继续修建成功。沈阳故宫的建筑布局可以分为三路。东路为清太祖努尔哈赤时期建造的大政殿与十王亭。中路为清太宗皇太极时期续建的大内宫阙,包括大清门、崇政殿、凤凰楼以及清宁宫、关雎宫、麟趾宫、衍庆宫、永福宫等。西路则是乾隆时期增建的文溯阁、嘉荫堂和仰熙斋等。乾隆时皇宫已在北京,但他有时也“东巡”回沈阳看看。
张氏帅府是“大帅府”、“少帅府”的合称,是奉系军阀张作霖(东北王)及其子张学良将军的官邸和寓所。以现存院内青砖墙为界,分东、西两院。东院是帅府的早期建筑,包括四合院、小青楼、大青楼、关帝庙还有东墙外的赵四小姐楼,西院是后期建筑,共有砖混楼房6座。
地处市府广场的辽宁省博物馆也是国内省级博物馆的楚翘。目前最有价值的当属设在省博物馆三楼展厅的《辽河文明展》,以辽宁地区的考古出土文物为依托,以辽河流域的人类文明起源、发展、演变为主线,分为“文明曙光”、“商周北土”、“华夏一统”、“契丹王朝”、“满族崛起”五大部分。展品的时代跨度,从距今28万年前的营口金牛山人人骨化石,直到清前期的满族文物遗存。金牛山人能熟练地控制火源,率先跨入早期智人阶段。与早期直立元谋人、晚期直立北京人,构成了人类进化史上的三个连续发展阶段,填补了我国人类发展史空白。
沈阳女子多白净。缘由是这里风沙大,年轻貌美的女子喜欢用透明的薄纱罩于整个头部。昨天出门,看到了这道风景。据来自葫芦岛的小导游介绍,东北的美女出在哈尔滨和大连。
昨天玩的感受不是很好。要说东北的旅游接待还差点火候可能过分了,因为黑龙江没有去过,名声在外的大连也要下午才能出发,什么情况还很难说。单从沈阳来看,接待800多人的团队,住地偏远不说,吃饭就安排在那么2-3个地方,饭菜的质量和服务质量能让人满意那才叫怪。我们的3顿正餐都安排在“绍兴酒楼”,没有吃到一味东北菜,倒是与导游介绍的朝鲜“三菜”水平差不多。昨天下午3点就看完“帅府”,把人拉到吃饭的地方就不管了,弄得好几车的人都不舒服。我们索性回宾馆,自己去找东北餐馆,大口吃肉,大口喝酒,那才叫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