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地灾防治知识宣讲动员会及师资培训定在周五上午举行。考虑汶川地震给人们带来的伤痛,使我们今后面对这类灾害能够多一份从容,培训的题目定为“地震的基本问题”,主要讲地震的基本知识、汶川地震以及地震以后的反思。我们的首席顾问、构造地质学家王老先生已经在制作多媒体了。
除开学地质专业的以外,国人对地震国情不是很清楚。即便是学地质的人,也未必对脚下这块土地是否稳定弄得很清。这次汶川大地震,无疑给中国人民上了一堂地震国情课。据记载,20世纪以来,中国发生过近800次6级以上地震,灾情遍布除贵州、浙江、港澳以外的所有省份。中国地震占到全球地震的33%。20世纪全球死难最多的两次地震都发生在我国。种种迹象表明,当今地球板块的活动又进入了活跃期。
在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中,我们必须将人多地少和地震等自然灾害多发这些基本国情,放到同等重要的位置来对待。而我们更应该立足部门职责,发挥专业优势,切实做好相关工作。比如在小城镇和居民点规划选址时,在监测和预防地质灾害时,要多考虑一些地震因素。
三县地氟病地球化学调查评价设计已经根据专家意见修改完毕,今日成立项目组正式启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