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同学自福建来,相约去贵阳附近的天河潭景区游玩。一路驱车前去,临到景区时路上喧腾起来,行人熙熙攘攘摩肩接踵,车数次被阻,缓缓随人流龟行。好不容易挨近景区大门,停下车来,购票入园。
进入检票口才发现,根本无须门票,检票处原本就无人值守。游人鱼贯进出,绝无工作人员盘问。惊诧之后,寻一在路边歇息的老人相问,方知今天是当地布依族的歌会,歌会一年一次,聚会日期为每年七月初龙日第二天,因而与公历的时间不能对应。每到这一天,天河潭景区都对当地人免费开发,如果此时外地游客来到天河潭,同样无需购票即可入园。
因逢布依族歌会,景区内穿着民族服装的当地人结伴前行,从三五人到数十人不等,且服饰较为一致,据说能从他们的装束上看出来自哪个山寨,来自哪个村组。一帮一伙内,年龄参差不齐,老少皆有。除了在景区内游玩外,最为重要的就是以对歌的方式参加歌会。
和同学相商,景区景色虽好,但还能留待以后复来观赏。而错过歌会,可能就再也无缘遇上而抱恨终生。于是放弃了游览,直奔歌场而去。
歌场内人头攒动,三三五五男人结成一组,站在三三五五一帮的女人面前,起劲地扯着嗓子唱出我们怎么也听不懂的山歌,对面的女人们一点也不含糊,轻轻地接过男人粗犷的旋律,柔柔地还回清脆的曲调。虽不不知道他们之间在作怎样的应答,但能看出男人们有点招架不起,唱出的歌声似乎底气不足了。于是另一帮男士组合站出来,加入到对唱阵营,女人那边的数量同样不断增加,人越来越多,场面越来越大。
人太多,对唱的人开始分解,三两个对三两个,慢慢地离开原来的集体,分散在歌场各处,还是唱着我们听不懂的歌,进行着激烈的角逐。从对歌双方的年龄看,这种歌会绝不是以谈情说爱为目的,没有寻找配偶的意思。找一当地模样的听众询问,才知道这个歌会就是为了快乐,当地的布依族在每一年的这一天都会以快乐的名义聚在这里,用歌声来表达自己对生活的理解。
已近5点,我们不得不回,虽没游览天河潭,却兴致安然,就连福建来的同学也觉得真真不虚此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