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滑竿….滑竿!”随着一声声吆喝,人们纷纷让开一条原本窄小的石路。只见汗流浃背的滑竿工急急从身旁穿过。
这是我在峨眉山旅游时见到的情景。此景想必许多人都见过,因而也就不以为意。而我却是第一次见到,难免为此心生感动。由此看来也许相见之晚未必一定就是遗憾,相反,可能正是因为迟见才能对自己心灵引发如此强烈的震撼而激发出一份感动而显得反倒珍贵。我庆幸自己之前的孤陋寡闻。
看到那“滑竿工”的艰辛顽强,看到他们的勤劳朴实,看到在一片疲惫不堪的人群中突然出现的他们这样一道风景,着实让我感动了。那一些竹片串成的软帘,加上两根竹杠,他们便挑起了一种生活,展现给我一种没见过的生活方式。
看着一对对结实的肩膀,抬着游人健步如飞,但不一会他们也便气喘吁吁,汗流浃背,与我同行的一对滑竿的大哥,我真有点不忍心看他们吃力的样子,我对那个年纪稍大的大哥说:“你们挺辛苦、挺劳累的啊,挣这点辛苦钱不容易吧?”这位大哥很吃力的说到:“游人坐我们的滑竿,实际上是在帮助我们,我们可以挣到钱,家里孩子要上学,孩子他妈身体不好,需要用钱治病,我们没什么发财的门路,只能靠劳动力挣钱了。”“是啊,我们再辛苦也要把孩子培养成有用的人,我没有什么文化,只能靠抬滑竿挣出力的钱,可孩子们不能再像我们这样的生活了”,后面那个稍年轻抬滑竿的接着说到。虽然无奈,但幸福的微笑洋溢在他们辛劳的脸上。
我有意放慢了脚步,让他们擦肩快步过去,望着他们渐渐远去的身影,看着他们满脸汗水和已经被汗水打湿的衣衫,我心里很不是滋味:这么美丽的景色,滑竿上的人尽享受着自然的美景,软帘随人体形成曲面贴切、舒坦……陡峭崎岖的山路,自己空着手走尚且脚酸腿软,他们横担嵌在肩上,肩上一百多斤得重量,随着步履的起伏碾压着没有多少肌肉的肩上,该当如何?……。现代人们的生活状况的确不同,但苦与累的感觉应该是一样的吧?那一步一个坚实的脚印;那一把一把落下的汗珠,既是滑竿工勤劳的象征,也是他们辛苦奉献的写照,从中我们不难体会到生活在基层老百姓的艰苦生活、无奈追求与美好期盼。
每个人的生活环境和家庭状况是不同的,但人格追求、向往美好都是共同的,追求未来期盼幸福,即使自己实现不了,也要给下一代创造一个美好的前景。
我还在想,当我们遇到各种烦恼与生活中的不幸时到底应该怎样面对?是不是也该学学滑竿工们,把生活看得更平实一些。生活本来就该是这样自我奋斗的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