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0到亚运村秀园工商银行买500字电,220元。车上,阳光灼人,一35岁左右民工,拎一装修塑料桶,一张卷着的凉席。身边还带一7岁光景的男孩,黑瘦黑瘦的,站在车前部,手里攥一油饼啃着,那股子油饼味儿随着他的咀嚼散发出来,实在难闻。孩子吃不了,便把剩下的小半张油饼扔在塑料桶上装另一块油饼的塑料袋上。那味儿依然在不停地散发,我有些想吐。孩子的手油腻腻的,他爸爸给他手巾擦拭。
我上下打量着这个瘦骨伶仃的孩子,想:什么样的家庭,孩子就会适应什么样的生活,并且也很有可能成为什么样的人。这个孩子如果不读书,如果从小没有一个志向,那他的前途就令人堪忧,他就会成为他父亲的翻版,成为21世纪20年代的新民工。
我曾不就是个农民吗?老婆到现在还常说我“农民”。我小时若不立志到北京来,现在肯定在家种地防洪抗旱呢。有道是:一人得道,鸡犬升天。我到了北京,弟弟妹妹乃至我将要出生的孩子都脱离了乡村生活。我未来的孩子,你爸爸目前尚不能给你富足的生活,但你也绝不会象我眼前的这个孩子如此随父奔波。这个孩子倒有些象你父亲当年的境况。
这就是命。
人生就要奋斗,如此才能摆脱贫困,抓住幸福。
孩子,比起他们,至少你我还算是幸福的。比起李嘉诚、李泽锴们,我们似乎并非那么幸福。
怎么说呢,俗话说:人比人得死。凑合着过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