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现在的位置 | 胡杨林日记 [登录] [注册
 
旅程。边城凤凰。

写作者:明天的温暖     日记本: 消失的时光

日期:2009年02月20日  星期  

天气 

心情

   被翻看:687

  『凤凰。』
  
  是不是对于太过喜欢的地方。反而不知改用如何的词语去描述。
  闭上眼睛。我走过的凤凰古城一幕幕清晰地就像是在眼前。
  可是。却始终找不到一个合适的开场。来表达我对她的喜爱。
  
  其实与丽江相比。凤凰少了几分壮观。
  与平遥相比。凤凰又少了几份历史的厚重。
  但是。这个古城。亦有着自己别样的美。
  
  我想凤凰确实很美。美得毫不张扬。
  这种美。是一种内敛矜持的美。如同小家碧玉一般温婉。
  不知湘西这片土地。是如何孕育了一个这般灵秀的女儿。
  
  其实我期待的是一场细雨。
  幻想中。雨中的凤凰应该更符合我的一切想象。
  她必然会像极了一副静谧的水墨中国画。宁静动人。
  
  却没有想到这没出正月的凤凰。几日来一直是明媚的艳阳高照。
  原本心心念着踏着潮湿的石板路找找矫情的小愁绪都是惘然。^^
  可是阳光这样热烈。倒是让人的心情亦跟着更加明亮起来。
  
  到达凤凰古城时。已是下午三点钟。
  在车上颠簸了五个小时。已经极为消耗我的体力。
  没有再拖着箱子一家家地寻找客栈。电话了之前联系过的一个当地旅行俱乐部的大哥。
  他按照我们的要求为我们推荐了一家江边的客栈。橄榄居。
  
  位置不错。临江的北岸。在跳岩与虹桥之间。
  三楼的房间干净整洁。宽敞的观景阳台可以看到沱江沿岸风光和虹桥。
  我喜欢晒太阳。所以喜欢北岸可以晒到阳光的房间。
  
  而在第二日傍晚。当我坐在阳台发呆时。阳光暖暖地洒在我的身上。
  耳边。是沱江水轻轻流过的声音。
  眼前。是古色古香的吊脚楼客栈。
  那一刻。我仿佛觉得自己和时间一同被定格。
  
  到了凤凰。一定不能错过泛舟沱江。
  
  轻轻浅浅的沱江。如同一条玉带蜿蜒流过。
  木船慢慢行于沱江上。可以清晰地看到水底团团绿色的水草。
  它们轻柔地舞动着身体。娇俏柔媚。
  江水折射的阳光。便是它们闪耀的发饰。
  
  我在缓缓前行的船上。看着沿岸的吊脚楼。江边洗衣的当地居民。
  有船家在唱着山歌。和着洗衣服的槌衣声。和江水流过的声音。
  这一刻。世界仿佛放慢了节拍。一切都像是慢动作一般无法让人不流连。
  
  漫步古城。穿行于宽窄不一的小巷。
  沿路可以看到很多客栈与小店。以及随处可见的小摊位。
  姜糖店。扎染店。银饰店。木雕店。蜜饯店。龙须糖店。
  你喜欢的。特色的。这里都能给你。
  
  还有石板路。石板房。以及在城市里早已闻不到的煤火的味道。
  古城再商业化。依然有着一些别处没有的质朴娴静的本色。
  那是我在第二日早晨。迎着阳光。头上戴着当地小朋友编就的艳丽花环所感受到的。
  
  拿着零食。挎着相机。拖着喜欢的人的手。
  就那样并没有目的地地走着。看着人来人往。
  空气中有姜糖甜辣的味道。手里还捧着一盒刚做好的龙须糖。
  身边是精巧优美的木窗棂老房子。弯弯曲曲的老街小巷子。
  
  我想我是喜欢所有一切可以让人感觉浪漫的地方。
  古城小镇。她会在最大程度上给予我这样的想象与感受。
  
  那么想想罢。或者一个人。或者和你心爱的人。
  一起牵着手走过青色的石板路。旁边是拾级而上的石板台阶。
  即使没有话语。亦是一种幸福与满足。
  
  而夜晚的古城真的很美。家家户户门前都点亮了红红的灯笼。
  如果说白日的古城是个温婉的小家碧玉。那么夜晚的古城便是施了粉黛的丽人。
  每间房屋的屋檐上。都有各色的霓虹灯盘旋而过。
  是如同梦境一般美丽的景色。
  
  远处的虹桥。夺翠楼。万名塔。
  在夜色的衬托下。仿若人间仙境。
  霓虹灯点亮的。不止是夜色。
  更是一幅“此景只应天上有”的绝美画卷。
  
  沿岸大大小小各式各样的酒吧繁多。
  旅途中的人们选择自己喜欢的便可停留整晚。
  而我们的夜晚。则在江边放了河灯。
  小小的河灯顺流而下。载着我的心愿越飘越远。
  
  我们的心愿能够实现么。
  当我看到越来越多亮闪闪的河灯从眼前飘过时。
  不过我想。在我们许下心愿的那一刻。神是一定可以听到的罢。
  
  在离开凤凰的那日中午。午饭后我们坐在江边静静地看风景。
  其实凤凰随处都是风景。只要你喜欢。用心去体会。
  这样的地方。适合慢慢来体会。而不是带着一颗旅行的心。
  
  离开凤凰已经很多天了。
  可是我依然记得深夜里江水从客栈前汩汩流过的声音。
  清晨当地居民洗衣时用木槌敲打衣服的声音。
  一切都很美好。是大城市里遍寻不着缺失已久的安宁。
  
  『苗寨。』
  
  去凤凰的第二日。选择去不太远的冬就苗寨游玩。
  湘西的很多苗寨。依然保留着比较原生态的居住环境和氛围。
  虽然现在开发为景点。却依然有着独特的味道。
  
  作为《血色湘西》的一个拍摄地点。
  冬就村自然是有着比较原汁原味的苗寨特色。
  05年才通电的这个寨子。确实值得一去。
  
  在冬就苗寨的门口。早已有苗家阿妹拉了红绸子拦在门口。
  这就是“拦门三道卡”。卡歌。卡酒。卡鼓。
  也就是要对山歌。喝米酒。敲花鼓才能进入寨子。
  
  山歌嘛。在路上的时候导游已经交过几首。
  虽然必定是不如随口就能唱山歌的苗家阿妹厉害。
  不过这几首亦是勉勉强强可以过关的。
  
  卡酒和卡鼓这两道卡阿妹们都没有太难为大家。
  糯米酒很清甜。没什么度数。我是一口而尽了。
  花鼓不会敲。亦没有花样。只是还算有节奏地感受了下。
  
  这个有“石头寨”之称的冬就苗寨大多是明清徽式风格建筑。
  石头墙。石块屋。石板路。泥巴房。正宗杆栏式古老的吊脚楼。
  整个苗寨因军事需要。家家有护家围墙。户户相通。行走期间宛如进入了迷宫。
  在电视上看到的古苗寨就这样真真切切地在眼前出现了。
  
  走在寨子的石板路上。田间的小路上。
  经常可以见到慢悠悠溜达的牛。撒欢的小狗。咕咕叫的母鸡。
  偶尔亦有村民挑着水从我们面前慢慢走过。
  一切都很惬意娴静。
  
  寨子里有个天然的洞穴。雷公洞。
  里面有着姿态各异的钟乳石。和流传依旧的传说。
  我们纷纷在里面拍照留影。
  回家一看。小脸惨白极像女鬼。
  
  寨子里还有一个地方叫做“情人谷”。
  应是苗家阿妹阿哥约会的地方罢。
  走了很多级台阶下到谷底。有晃悠悠的木板吊桥通向对岸。
  我们笑着叫着颤巍巍地走过去。在旁边的石桥看着同行的人们欢快地笑闹。
  
  我因为早已划过竹排。便只在岸边看着小爷划着竹排给他拍照。
  有个广东的男生不知为何没掌握住平衡竟然翻到水中。惊起一片尖叫。
  然后他竟然很敏捷地攀着竹竿。撑在水心的一跟木头上。
  这样的情景。让大家不由地大笑起来。
  
  午饭是在苗家吃的。只是简单的农家饭菜。但是不管菜饭。一律管够。
  主人的热情。让我们觉得吃得很香甜。
  腊肉绝对最受欢迎。盛放腊肉的盘子总是以最快的速度见底。
  席间还有只乖巧的狗狗进来讨食。同桌的一个男生不停地拿吃剩的食物逗它。
  
  午饭过后。就是歌舞表演了。
  山歌。舞蹈。花鼓。竹杠舞。
  是最淳朴的表达心中喜悦的方式。
  
  我家小爷。和其余几个男生被拖去台上和一些苗家阿妹对歌。
  很过分么。没看见我很乖巧地坐在他身边嘛。@@
  而且小爷好像很受欢迎的样子。还被问到年龄属相呢。
  不过话说对歌真的很有趣。这些男孩子们乱七八糟地唱着让大家都笑作一团。
  尤其是那个广东的男生。极为得瑟。唱了一首两首还不够。还一直在继续呢。
  
  在冬就的游玩真的很是尽兴。
  不仅见识到了真正的苗寨。而且节目亦是多多。
  我那天不知为何。总是不小心猜到小爷的鞋子。
  话说苗家阿妹如果中意哪个阿哥就是去踩他的鞋子呢。
  
  所以呢。就有了我和小爷下面的一段对话。
  
  哎。妞你怎么总踩我啊?看上我了也不能总踩总踩啊。
  恩那。人家就是看上你啦。行不?
  不行。我没看上你啊。
  行!为什么不行?我主动送上门都不行啊?
  不行不行。
  啊。那我倒贴行不行啊?
  恩。那我考虑一下罢。
  
  哎。有的人就是不得瑟不能活啊。
  
  

完成时间:2009.02.20 11:28:51

  公开状态:完 全 公 开 | 2 条留言 | 查看留言   

 

留言


留言主题: 留言在日记留言到信箱
留言内容:
      

Copyright 2002-2007 版权所有
胡杨林© All rights reserved.
服务支持拓商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