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两天在某权威网站看到一则新闻,称国家相关部门有意向恢复“五一”长假,为的是促进消费、拉动经济增长。我是一个和假期无关的人,公职人员和在校生放不放假与我也毫无关系。可是,当我看到这条“小道消息”时,第一反应还是希望它能流产。
如果我没有理解错的话,黄金周的恢复就意味着去年刚刚实行的传统节日假期制度的废止,而传统节日假期一旦被废止,国人关注民族传统、弘扬传统文化的契机就会变得更少,那种刚刚培养起来的积极性也会严重受挫。当然,我非常清楚,如果国人对文化、对传统的认识不转变,不能重新培养起对传统民俗的亲近感和归属感(这二者也是文化积极性的前提),就算给他(她)们放再长的假都无济于事。但是,反过来说,如果他(她)们连找回传统的时间和氛围都没有,连回家陪父母过节、扫墓的时间和机会都没有,国人对传统的继承就必然会一代不如一代,甚至有可能让传统销声匿迹。所以,他(她)虽然占有每年二十六天的假期(改革后的假期总天数比改革前的假期总天数多两天,即二十六天),却最多只会将这些时间用来消费,用来在各种经济统计表上制造数据,而不会将时间花在传统文化上,花在一些古老的沟通方式上。
我相信,任何一个头脑正常的中国人都不忍看到这一幕,但那些心怀“不忍”的中国人很可能就是这个悲剧的制造者。在这个经济侵犯文化的时代,每个中国人都或多或少地参与了对文化的冷落,都仅仅满足于各种经济指标的上升,都在某种程度上将假期当作了攀比的根基。其实,人们真的不必非要挤上飞往新马泰的班机;其实,在清明那天带上一笪烧纸或一束花,到长辈的墓前待一会儿,让思绪在死亡面前安定下来也未尝不好;其实,过端午不是非得花重金随着旅行团挤到汨罗江边,更可以捧着一枚有着特殊分量的粽子,找一个稍微安静一点的地方,让那个令这个民族忧伤了几千年的抛物线在眼前重现。
这是一种美的体验,但这种体验的目的却不是为了找寻美,而是为了找寻传统。传统留给了我们和全人类太多的艺术之美、精神之美、朴素之美,并把这些遗留交给我们具体保管。但是,我们渎职了,我们为了捡拾经济的芝麻而把文化的西瓜给丢了,并且是以理直气壮的态度丢的。我们将渎职归咎于经济发展的需要,并把“以经济建设为纲”的豪迈口号当作挡箭牌,但这一切都不是丢弃的理由。作为五大文明古国中唯一延续下来的国家,我们没有理由不把传承文化当作为人类服务的首要任务。因为,我们的语言没有像埃及那样成为一个解不开的谜团;我们的文明没有像两河文明那样遭受战争的长期蹂躏;我们的文化没有像印度那样遭遇新教种的埋没性取代;我们的奇迹没有像希腊的城邦那样连同一个伟大的时代一并结束。在一场文化的风暴过后,真正坚持下来的只有我们,而且我们的肩上还多了其它种族留下的行囊。因为那些行囊里的部分东西又被放进了我们的包里,所以,我们现在所走的每一步,都是其它种族的殷切寄托。不只为它们留下的东西,也为我们包里原有的那一部分。
所以,为了全人类的遗留,我们也要看好我们的包。当然,看包的行为肯定会影响中国的财政收入,让那些统计表呈现一定程度的下滑。但是,我们必须这样取舍。因为,如果恢复原有的假期制度,国家财政和各旅行团体固然会获得一定程度的利益,萧条的经济也会得到一定的刺激,甚至得以“振兴”,但这一切的收获都是以文化的损失为代价,而一切以文化的损失为代价的行为,必然是愚蠢而可耻的。在这个大变革的时代,文化的损失是最可悲的,因为遗失的文化会让一个民族失去存在的根基,会让一个国家失去发展的脉络,会让一个群体失去灵魂的支柱。以中国为例,自从取消经典阅读之后,两代中国人便失去了道德的坐标、修养的标尺、伦理的框架。所以,一连串轻佻的话语才会从十几岁的学生口中冒出、年迈的老人才会被亲生儿女赶出家门、被父母当作掌上明珠的孩子才会因为一个小小的物质愿望没有被满足而对父母大开杀戒。这些问题的频繁出现,已经说明它们不单单是思想意识的缺失,更是道德伦理的空白所致。当孝道、悌道(兄弟之间的基本操守)以及先秦诸子留给我们的思想瑰宝被束之高阁,成为没人愿意关注也没人愿意遵守的底线和准则时,正在流浪的不是那些瑰宝,而是我们自己。
关于我们自己的流浪和错误,足以写成一本厚厚的忏悔录,但那只是花腔,对于文化本身的恢复完全无济于事。我们唯一能做的,就是意识到现在以文化的毁损为代价得到的一切经济利益,都是一种亏损,一种用民族的长远利益换来的短期利益。而且,现在我们口袋中叮当乱响的钱币,都会铸成一座丧钟,而被祭奠,正是一个民族只能存在一次的文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