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字》
父亲是语文老师,从小培养我写日记,或许继承了父亲家风,我上学后热衷文字,作文写的还可以。本来是学文的材料,高中时阴错阳差学了理,天天埋头数理化,也没怎么写文章了。
考上了理工科大学后,听说以前一样爱好写字的同桌已经去了电视台,专门做文字工作,想来自己跟文字工作无缘,也懒得费那功夫了。
一次亲情的触动,促使我写出了第一篇在校刊和家乡小报上发表的文章,寄给家里看后,父亲很高兴,觉得我应该在写文章上有所发展。得到父亲的鼓励,我一发不可收拾,在学校校刊、广播及小报上均发表了好些文章。我父亲深感欣慰,我也觉得很高兴,我觉得这也算是对父母的一种报答吧。
毕业上班后,单位效益不好,父亲建议我发挥特长,写写文章,但是现实中,每日忙碌而麻木,哪有什么感想,就算感慨万千,又从何说起呢?
我觉得写文章是要有感悟的,写文章的人,要有一颗细致敏感的心,一份张扬的激情。现在的人都很现实,每天干完了什么,就想着下一步要干什么,有时间喘口气的时候,大多数人会用打牌或者旅游等各种方式来放松自己。抒发感想对现在的人来说,有什么意义呢?
刚走入社会的我,少的就是激情。和大家一样,我也在忙碌而沉默的过着日子,心里积的东西很多,没有地方释放,沉甸甸的,日子过的并不开心。
也许有时候,有的心情,我们没法跟我们身边的人说,因为在现实生活中,人和人的距离并不是那么容易拉近的,而且有时候是为了爱我们的人,不愿意增加他们的负担,就连我们的父母、我们的爱人都不能和他们说。
内向而不善语言沟通的我,选择文字作为释放自己的渠道。以前没有网的时候我记日记,后来有了网,在网上建一个博客。公开的文字,给自己和他人鼓劲,私下的文字,就可以抛弃平时的约束和束缚,做一个自由自在的人。可以哭、可以笑、可以骂人,可以欣赏别人。自己跟自己心灵对话,养心如同养花。
以前爱乱写,想到哪写到哪,突然有一天,觉得文字太单调,有时候洋洋洒洒,固然自己很惬意,别人却没有办法看下去;有时候纵然千字万字,也无法准确表达你想表达的东西。
朱自清先生是这样说的:十年前我写过诗,后来不写诗了,写散文;入中年以后,散文也不大写得出了——现在是,比散文还要散的无话可说!许多人苦于有话说不出,另有许多人苦于有话无处说;他们的苦还在话中,我这无话可说的苦却在话外……
现在时代不同了,朱先生无话可说的苦,在现在文字喧嚣泛滥的年代里,好像已经被湮没,现在看起来,文字似乎很便宜,不值几个钱,随便一抓一大把,但是每个人的内心深处,是不是有那么一些东西,就像结石,郁结在那里,无法排除。而能写出每个人心里的结石,从而引起很多人共鸣的文字,现在好像越来越少了。
以前在网上发帖量很多,随便什么都敢发,现在越来越无话可说了。自己没东西写,别人的字也看不进去,总觉得很远、很浮躁,没有办法静下心来看、或写。很多时候,一张图片、一首歌,一种声音,似乎更能贴近和抚慰你的心灵。对文字的疑惑以至于让我极度质疑文字的意义。
人到中年,生活日趋杂乱,工作、生活、家庭、丈夫、孩子都需要照顾,每天锅碗灶台的转,更加没心情去做什么正规文章了,一般都是把自己的心情或心得什么的随手那么一记。
有时候会记录一下自己对所看到事情的疑惑、思考或者预见。走在大街上,有时候也会很想写写这个,或者是那个,甚至其中的某些字句或者是题目都想好了。但是晚上在家里安静时段的时候没有电脑用。
在办公室忙过之后,能坐下来时,也只是在网上混时间,根本不想去把那些凌乱的思绪抓下来形成文字。
到最后,那些字,慢慢也就零散在风中了。
也许会有人问:为什么不先用手记录下来呢。我说:现在电子年代,除了自己的签名以外,还有用手写字的人吗?
有时候有一种感觉,觉得文字比较浪费精力,所以自己也有点拒绝,以为不在这上面浪费精力最好。在脑子里长满了杂草的状态下,就老去网上混时间,或者听音乐,以为音乐或者游戏可以让自己的心静下来。过了一段时间我发现,声色犬马其实让人更浮躁。
后来知道自己差什么东西了,是一种沉着投入的状态。
原来写字是需要一颗纯净、安静的心的,心不静,如何能写出好文字来呢?
后来又想,写文章,原来并不只是在纸上。艺术来源于生活,脱离生活的文字是没有生命力的。而生活,才是最需要我们精雕细琢去做的一篇大文章。
生活这本书,却原来比任何一本书都要耐读,生活这篇文章,却原来比任何一篇文章都更值得花费我们的精力。纸上洋洋洒洒,不过是废话一堆。生活得漂亮,却原来可以大字不识。生活的文章写好了,写漂亮了,其实比什么文章都有意思。
在不在白纸上写字,似乎都已经无所谓了。在大地这么大的纸上,细细的品味,用自己的手和脚,慢慢去写,去做,去尝,其实很好。把我们的生活,浓浓重重的泼上笔墨,画一副最赏心悦目的风景,我想,那才是最好的文章吧。
2009年05月08日09:23 [补记] 2、《文字.朋友》
一个人的心情,如鱼在水,冷暖自知。
这种自知,有些人会表达出来,有些人不会。或者是大多数人不会。
而到这里来的人,无疑是会的。
一个人和自己或者是别人相处,有很多种方式。
文字是方式之一。
我喜欢文字。就像和别人聊天,我喜欢打字。有时候文字可以让人思绪飞扬,但是拿起话筒时,却无话可说。沉默时停顿的感觉,让人感觉尴尬。
生活中的我,以前比较喜欢说话,而且说话很快,高兴的时候可以噼里啪啦一口气说完,想到什么说什么,想怎么吹怎么吹。虽然过瘾,可是废话居多,水过鸭背,毫无痕迹。
后来渐渐年长,知道话不是随便说的,而且也并非有可以说话的人,慢慢就沉默下来了。
文字却是一直喜欢的。更多的时候,我喜欢用文字来表达自己的心情。
喜欢文字,是因为感觉文字不受时间的限制,可以从容不迫,慢条斯理,可以允许你慢慢的清晰你的思路,这会子什么心情,随手记下,过一段时间再捡起来,仍然是新的,不会随着时光淡的没有了踪影。就像箱底曾经心爱过的小东西,很多年以后,翻出来看一看,虽然泛黄,但是还可以找到当年的印记,我是个怀旧的人,喜欢文字的感觉,可能有这方面的因素在里面吧!
有些文字,是写给别人看的,有些文字,是写给自己看的。我的文字,大抵是写给自己看的。
我的文字,有公开,半公开,也有秘密。
朋友不多,很容易一个人胡思乱想,所以习惯用文字来整理一下自己的思绪。
这辈子,是写不来僵尸那样的论文,也写不来看花那样的逻辑辩文了,我的文字,大抵只是,日记而已。
一直想找一个可以说话的人,现在已经慢慢打消了这个念头,谁可以永久陪你说话?不能。只有自己,可以慢慢的对着自己的影子说话,而文字,就是一种载体,一个记录而已。
说文字太多了,下面来说朋友。生活中朋友不多,就说说网上的朋友吧。
喜欢逛论坛,是因为逛论坛犹如淘宝,或者是逛超市,在琳琅满目的商品中,在不远不近,不紧不慢的观察中,可以在某一时段,某个地段,突然灵光一闪,发现自己喜欢的,或者是自己需要的,那种欣喜的感觉很好,论坛上的朋友,大抵可以归于此类。不求时时都是朋友,某一时刻契合了,是知音,下一时刻说不到一起了,可以当不认识。不太远,也不太近,我喜欢这种感觉。
朋友,可以选择不远,不近,这是一种很好的距离。
而文字,我把它作为我最亲密的朋友,彷徨迷茫的时候,我对它倾诉,然后,高兴了,就给大家看看,或许这样,可以找到一些的朋友。
鱼在水中游,冷暖自知之外,如果还有那么一两个朋友,知道,然后可以一起分享,或者鼓励,如此,夫复何求?^_^
2009年05月08日09:49 感谢林子里的朋友 [补记] 以上两篇都是以前写的公开的文字,所以写的可能有点大,今天我想说的是:
我是一个有点儿自我的人,不去看别人,也不去看世界,好像也有点不太溶于现实,通常情况下,只看到自己的一小片天,习惯了自说自话,说完了就像放了一个屁一样。
总是希望能有人来关心自己,关注自己的生活和迷惑,也曾经很爱说话,也曾经对着某一个人不厌其烦的滴滴叨叨,把自己高兴或者不高兴的事情,都对着别人滴叨。
很多时候那个人并不搭理我,大多数都是我自己自说自话,我老表达意见,说干嘛不回答我。别人说没有啊,但一概如常,并没什么效果。
最后我终于羞愧的知晓:不是别人当没看见,别人根本就没那看的心思,你使劲在那嘀咕,结果是别人看都不看,你说丢人不丢人?还不赶紧的收拾东西灰溜溜滚下场去,嘿嘿。
然后我知道了,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世界,谁有耐心看谁的生活?每个人都自顾不暇,哪还有心思顾及他人?
各人过各人的日子,碰上有缘人,说得来的,别人愿意关心一下的,互相交流探讨下,别的时候,忙自己的吧。别人不愿意看,又何必拉着别人看呢?
把自己的生活打理好,才是正理,所有的迷惑总是要靠自己去思考解决,望别人都是没有用的。你是成年人了,还没有自己的主意吗?
碰到问题,独立思考对策,除非难的不得了,可以讨论征询意见,最后的解决得靠自己的双手,做一个有能力照顾自己并把孩子也照顾好的人,其他都是云烟,就是这样啦,OK,嘿。
还好,来到这个林子以后,遇到的朋友们都很不错,在俺迷惑或者高兴或者是不高兴的时候都挺关心俺的,虽然不经常去别人家转,但是经常到俺家来的朋友还是看到了的,比如冬天的太阳啦,又见落花啦,天籁之声啦,高手阿宝啦,休闲客啦、等等等等。
我不是没有心的人,所以要特地感谢一下,谢谢经常到我这里来的朋友,也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关心和爱护,有大家的友谊,我觉得挺好,挺开心,挺幸福的,也祝福你们每个人都安康、幸福、愉快!!^_^
2009年05月08日09:53 [补记] 父亲从小学给我培养的记日记的习惯,一直保持到了现在。
日记是我最亲近的朋友,以前是自己一个人看,现在有个网络这个平台,可以通过文字,扩大自己的视野,交到更多的朋友,我觉得挺好挺不错的,认识这么多真心的朋友,我觉得很高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