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班进家门,儿子在。我问道:有人叫我吗?嫩嫩脆脆的声音就会响起来:妈妈/祺妈妈/爱妈妈/亲妈妈/香妈妈……(选哪个词语完全依他当时的心情而定);然后我再问:有人来抱我吗?那小子就屁颠屁颠,吧嗒吧嗒地跑来给我一个熊抱;接下来的程序是,我把他抱在怀里问:有人来亲我吗?红红的小脸蛋就蹭上来,如果我嫌不过瘾,会说“要用嘴巴的那种”,于是小嘴巴亲上来,也亲得我一脸的口水,我满意地松开他并赶紧去洗手脸,毕竟,口水沾了一脸不是好比涂了玉兰油哦~~~~
这样的把戏在他能走路说话时就开始了。每次我都在心里喃喃地念,儿子,还能这样爱你多久?也许这样的把戏成功地玩下去就在今天为止……最近,小子终于用他的行为告诉我,这样的日子不会长了。他终于到了语言的井喷期——这个时段我等了很久,尽管他比同龄的孩子好像说话要晚一点,但我一直观察到他的思维发展是正常的。祺儿学话跟别的孩子不同,他从来不轻易跟着你说、跟着你重复词句,你说的时候他总是看,小脑袋里也不知想些什么,而一旦他开始用那个词语,能很明显地感觉,他已经理解了这个词语,用错的时候比较少。而一旦一个孩子能开始比较自由地支配自己的语言,就意味着,他开始需要独立自主地思维和自己做主做一些事情了。
这几天回家玩这个三部曲,他要么忙着做自己的事简单地应一声“妈妈”,要么干脆地告诉我:拿,东西(手里有东西所以不能抱我);有事;没空;有,事情(他正忙呢,没心思理我)……欣喜和失落一齐涌上心头,我知道,总有一天我们会分离得比这更远。
早几天晚上睡觉,给他讲完故事还不肯睡,还闹着“去玩”,我说你看外面天都黑了,怎么去呀?“坐车”,他干脆地说,“妈妈的车停到车库里去了呀”,“别人的车”,“别人不认识你,怎么会让你上车呀”,“童童的车”……好家伙,他已经有了自己的朋友圈子和社交意识了,哼,你妈妈搞不定呀,我找我的朋友啊~~~~
不知道别的不到两岁的小朋友是不是也这样,总之,每一个妈妈都会认为自己的宝宝是最聪明的。说实话,我没觉得我家儿子是天才,我们自己不是爱因斯坦,怎么指望能生个爱迪生出来呢?但是你就是会爱他呀,爱他的优点也爱他的缺点;也会恼着因为有了他我不知道少了多少自由,可只要他笑得咯咯地,就什么都可以牺牲了~~~~~~~
可是你不管怎么爱,他总有一天是要离开你的,甚至可能还烦着你爱他呢。所以,很多时候朋友同事叫我下班后去哪里HAPPY,我总是说要回去带儿子呢。家里不是没有人带他,我只是不想将来的时候遗憾,在那个可以完全以我的方式纵情爱他的时候,我为什么不珍惜呢?~~~~
成为母子也是要有缘分的。等他一天天长大了,从思想到具象的生活便都会从我生命里渐行渐远,所以,现在跟他在一起的每一刻时光都不可复制,都值得我紧紧握住。
儿子,这样的把戏和方式大概很快就该退出历史舞台了,伴随着你生命里的每一点成长,妈妈的爱也会要跟着以不同的方式出现。但是,我可以用一生作证,不论它改变以何种面目出现,都会一直藏在你的生命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