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是结束,又是开始!-
故乡的年,过的可不是三十的那一天.刚一进腊月,你就能从空气中闻出年味儿来了!你听:那群绕街跑的孩子,嘴里喊的是什么:“小孩小孩你别馋,过了腊八就是年!”一遍一遍,喊得满天空都是.脆生生的炸音儿,仿佛一串串的小鞭炮,噼噼啪啪的炸响着. -
是的,从腊八开始,故乡的年就到了.杀猪,便是一件接一件的喜事.男人们捆猪,过秤,被老北风吹得红红通通的脸上,洋溢着兴奋;孩子们兴奋的闹着,女人们在等待,谈论,谁家的猪大,谁家的肉肥,谁家的油多.然后架起旺旺的大柴火,水沸腾着,肉在锅里翻滚着,香味弥漫在空气里,诱人馋涎.肉煮好了,在灌好血肠,烩好酸菜,杀猪席就准备好了.
几张桌子,十几或二十几张红红的脸膛,----亲朋故交,队长会计……一闹腾就是一天。
我的记忆里,既藏有这样热闹的情形,也藏有在这一天里流下的泪水。这流泪的便是我的母亲。每一年杀自己家的猪,她都要躲到邻居家,即便这样,听到了猪的叫声,她还是会偷偷的流眼泪。那可是她一瓢食一瓢食的喂大的,看着它一天天的长大,母亲倾注了自己的满怀的期望和喜爱呢!母亲不忍心眼看着它注定的结局,便只有躲开,只有流泪了。可等到过些时候,等猪被杀死,剥皮后,她又会悄悄的回家,忙前忙后,也会和其他的女人们站到一起,说东道西.仿佛刚才,什么都没有发生过. -
而后,便是泡豆子,做很多的豆腐;泡黏米,烙很多的糖饼;泡大粒的玉米馇子,做很多的捞饭.扫尘,洗被褥.村里,我们家的石磨最大最好,所以每一天,我家都有很多的人,来磨米或豆子,有用毛驴拉磨的,也有用人推磨的.妈妈一律笑脸相迎,有时还要搭上自己的功夫帮忙,还有时要搭上一两个土豆或地瓜,埋在火盆里烧熟了,做借磨人的午饭。
石磨一圈一圈地转着,年一天一天的近了。过了二十三,就是爸爸最忙的时候了.爸爸一手好丹青,又会编词,那时我们全村人家的对联都是爸爸写的. -
爸爸写对联时,要站在地上.桌子放在炕上,摆着爸爸的笔和墨水.邻居们拿来红纸,爸爸按照需求裁好,便铺到桌子上,叠好七字或九字的格儿,略一沉思,便下笔写来.写完,再洪亮的给人家念一遍,听的人家喜笑颜开,连连称谢,满意而还.那些词句我都记不住了,我记住的却是邻人们的笑容和谢意,爸爸的满足和得意.而今,满街的对联,要多大的,要什么样的,要多少钱的都有,可爸爸的对联,却也穿透了几十年的光阴,散着朴实的醇香,重现在我的记忆深处. -
过年中,最能代表家中女人手艺的,便是蒸好上供祖先用的那十个插枣大馒头了.用最好的面粉,用最大的细心,用最好的老面,用最大的功夫,揉过一遍又一遍,选最好最圆的枣子,插在做成型的馒头上,选最好的大柴,烧最旺的火,冒出最大的白气儿--一大锅白亮亮,喧腾腾的插着大红枣的馒头,就出现在你的面前了!之后,再用竹筷子的圆头,蘸上红色,每个馒头上点五个红点儿,漂亮而神圣的祭供祖先的馒头就做成了!
那个时候,家家过年都祭供祖先,年三十的白天,在正屋的北墙上,挂好家谱.(家谱,记述着这一家族代代相承的血脉)两边的对联也贴好了.这副对联,因为词句年年都一样,倒是记得很清楚:“敬祖先长命富贵,孝父母金玉满堂。”.也有的写“宝鼎呈祥香结彩,银台报喜烛生花”的。而横批要四个的,前三后一:祖德流芳,流芳百世,子孙万代,祖豆千秋,本枝百世等等.现在想想,无非是孝父母,敬祖先,愿子孙兴旺之意。
那时,每一年的三十晚上,我都觉得阴森恐怖的。看祖先台上的那对硕大的红蜡烛,一闪一闪的跳动的火焰,那三根似乎永远也燃不尽的香,散着的袅袅的青烟,飘飘忽忽的盘旋上升,我就会吓得一动不动的趴在被窝里。直到接神的爆竹响起来,我才战战兢兢的爬出被窝,到院里去看看。那时没有那么多的花式鞭炮,只有小鞭儿和高升炮。爸爸放高声炮好拿手的。他一点都不怕的样子,左手的拇指和食指轻捏着炮的一头,右手用点燃的香烟去点炮。叮---当!那声响,仿佛漫天里一个惊雷! -
接神,拜天地牌,拜灶王爷,然后,再拜祖先,爸爸和弟弟不知要磕多少个头,我和妈妈则在外屋煮饺子---新年夜的第一顿饺子!洗脸,洗脚,换上新衣新鞋,吃完了饺子,这新的一年便沾了喜气,从头开始了! -
大人们的活动结束了,下半夜的主角就是孩子们了.那时,没有现在这么漂亮的点着电珠的灯笼,可每个孩子的手里都会有灯笼,灯笼是由父母亲亲手扎的。白纸的,镶着红边,贴着绿花;红纸的,镶着白边;里面都是红红的蜡烛.提着灯笼,我们一家一家的跑呀,跑呀---婶子叔叔过年好!爷爷奶奶过年好!一句句甜甜的问候,那可是我们最最单纯又最最诚挚的祝福!
空气中还弥漫着火药的味儿,天上的星星已经疲倦了,我们却还是没有玩够!便又聚到那块空旷而又平坦的菜地里,唱着,跳着,,拎着灯笼转着圈,或者把谁的帽子抢过来,扔到空中;把谁的眼睛蒙上,围在中间,大声喊着:“鸡蛋黄,靠月亮,靠在小薇身上!”让蒙着眼睛的人去抓叫小薇的人-------直到唤醒了报晓的雄鸡,追走了启明的晨星——
这样的年过了十几年,可是从没有疲倦,从没有厌烦 ! -
故乡的年!那样的清淡,庄严,那样的回味悠远!就像那甜甜的家酿黄米酒,,醉了我一年又一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