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说英语,五月底口语考试,六月中旬六级考试。时光飞逝,多乎哉?不多也!
今天早上起来背单词,新东方六级词汇背到list6了。大概是从四月中旬开始背的单词,第一周差不多背了三个list。当时很兴奋,然后接下来一周,连续下雨好几天,寝室里早上都不起来了。再然后雨停了,大家依然不起来了,连点名都不去了。于是单词背的断断续续,简直就是一天打鱼,三天晒网。直接导致后面的单词没背,前面的单词还忘记了。单词还是得按部就班的背,一天都不能歇。怎么说也把那本书背个二分之一,至少背到list15去。要不然又和四级词汇一样,白白浪费一本书。
本周研究了一下词根词缀的问题,小有所获。希望和背单词结合起来,坚持一个月。提不提高英语水平的先不管,考试完了再说。
再谈谈读书的问题,上月中旬借的两本书《帝国政界往事》和《如随啼鸟识花情》放了很久都没看完。整天闲着,闲得连闲情雅致都没了。四月下旬接连受了点小刺激,跑到图书馆借了两本经济学书籍,一本又薄又通俗的三天就看完了,还一本曼昆的《宏观经济学》到今天也只翻了两页。
昨天经过努力把《帝国政界往事》看完了,又一次对宋朝历史产生了极大兴趣,回来在网上到处找宋朝地图。图书馆有关宋朝的书比较少,而且质量不高。有本高天流云的《如果这是宋史》,去年本来准备放寒假带回去看的,看了一章后觉得不值得,就换回去了。记得这本书我最初在书摊上看到时,包装精美,在被蒋方舟称为裤衩的腰封上写的好像是堪称当年明月的继承者。于是很想看,看了之后发现和明月不是一个档次。
提到宋朝,有个比较火的人不得不提,尽管我不想提。那就是袁腾飞。最初知道这个人是去年暑假,在家里时CCTV10天天做广告,说什么史上最牛历史老师。于是我看了一两集他的《两宋风云》,当然不是冲着史上最牛去的,是冲着百家讲坛去的。对此人第一印象就不太好,双目无神。听了一段之后,觉得他身上一股痞气,动不动就某某是个混蛋。不知道他是觉得这样很酷,还是以为用几句粗俗的话骂人就叫通俗讲史。给我的感觉是他上台就是为作秀去的。以前不止一次在书上看到说杭州的岳飞庙里的四尊人像经常被人吐唾沫。我估计有些人大老远的跑去杭州看风景,到了岳王庙看到那四尊人像,马上想起秦桧,马上想起奸臣,马上二话不说、捋起袖子就是两口唾沫。吐完之后激动的心情稍微得以缓解,于是东张西望的找简介,因为他不知道刚才被他吐唾沫的四个人都是谁。好像吐了唾沫他就是正义之士,不吐他就是奸邪之人。袁腾飞给我的感觉就这样。其次,就算他真是义愤填膺,作为一个讲史的人,对历史人物的评判,怎么能带主观色彩呢。人家易中天说周瑜帅哥是考证翻译出来的,不知道袁腾飞说童贯等人王八蛋是从哪位史家的评价中翻译过来的。历史人物的评价每个人心中自有一杆称,这样明目张胆的对历史人物进行人身攻击岂不是算准了古人不会从坟墓里爬出来跟你掐架。搞不好他还真出来把你带走了呢。当然,这是个人感觉,仍然有很多人喜欢这种风格。
貌似我跑题了,提到历史特别来劲,就多说了两句。先扯回来。考试时间快到了,先专心学习在说,等有时间了,在慢慢研究。闪人了,避免挨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