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永正老师的作文教学《考试》,让我总是念念不忘,每每咀嚼,都有莫名的冲动和兴奋,佩服他精巧的设计,巧妙的导引,总将学生情感的红线牵出,表达的欲望激活,优美的文字之流在笔下汩汩流淌,有力佐证好文章就是生活的真实反映,不是无病呻吟,不是矫揉造作,更不是胡编滥造。三年前,带六年级语文的时候曾经如法炮制,课堂中学生的反应至今响起还让我神经兴奋。这不,又是六年级了,看着孩子们每天模拟测试的疲惫,记忆的闸门打开,《考试》又一次成为我调节气氛,进行作文强化训练的首选。
前几天,就设计了考试卷,美其名曰《知识渊博测试卷》,内容包括了本学期日积月累、作家作品片段仿写、课外文学知识。心想:这次卷子不仅是作文教学的凭借,还可以作为作文教学后孩子夯实课外积累的联系。三年时间,同样的卷子能够发挥更多的作用,真的自恋自己是天才呢!
早自习下,就兴奋的冲进了教室,为了激活思维还有意识的带他们做了我自创的扭屁股摆手操。有人羞羞答答,不好意思左右摆动;有人满脸狐疑,今天老师是不是那根筋错了;有人则嘻嘻哈哈,老师心情如此之好,我何不跟着乐呵;也有人貌似投入,心怀鬼胎——老师一定没安什么好心……任凭他们左摇右晃,随意他们表情万种。
如于老师般开课了,谈及自己千辛万苦搞到了一份专家试卷,专门来测定学生是不是知识渊博,经我审阅,那叫张飞驰豆芽——小菜一碟,甚是简单,询问他们想不想测一测,看看自己的IQ指数。看我神秘兮兮,孩子们情绪高涨,看他们毅然上钩,我便继续。当我宣布了做题要求,他们便匆匆埋头做答了。在走道里一遍遍巡视。天,这帮孩子怎么了,怎么都是蒙着头傻傻书写,为什么不看十题的要求明白本次考试只做一二题呢?难道平时先浏览试卷一遍再做题的要求落实折扣太大?还是因为测试仅5分中,怕是做不完成绩太低在同学面前很难抬头?天哪,怎么办?要是全班都是零分,那我的文章主题不就得自己揭示了吗!不行,我得想想办法,我用手在班里学习最好的黄蓉的试卷十题上使劲的点了一点。不愧是聪明人,只是快速的一浏览就已然会意。一边给孩子数着还剩的时间,一边快速的搜索“知识渊博者”,班里的陈首军,刘虎虎、徐子超都已直挺挺的坐着,胸有成竹的看着我,只等我下令收卷呢。走过去细瞧:嘿!真有聪明人,悄悄送大拇指给他们。
五分钟,紧张中结束,我收了试卷便快速的批阅,三分钟约完,当我宣布考试有16个一百分时,大家惊讶盯着我,询问的目光能把我掀翻。我请金言玉读试卷,大家恍然大悟,旋而自我抱怨。我问刘虎虎为何知道只做一二题。他向我讲述了曾经阅读过的类似的故事,想到老师超常规的做操,超常规的考试时间,感觉其中有诈,便将目光投递在了最后一题,没想到歪打正着……听着她们的叙说,真实的让我心喜。当孩子明白如果自己大田要求细心些,布置于如此“下场”时,我乘热打铁,请他们记录下来,并且先为作文取名。《我们被涮了》《特殊的考试》《我的知识很渊博?》《第一次得零分》《耍“猴”》等题目出现在他们的作文纸上。大家沙沙的写着,全然没有痛苦的表情,事儿还有喜不自胜的笑意呢!
两节课下,当场作文统统上交,就连最不爱写作文的云飞也写了稿纸两页半呢!基于生活实践的作文表达带给师生的兴奋太多太多。炮制《考试》成功,明天批量生产——为平行班其他班级上此课。呵呵,教学中的甜——来自名师味道的延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