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现在的位置 | 胡杨林日记 [登录] [注册
 
米忆

写作者:平淡一杯茶     日记本: 生命的冲刺线

日期:2010年10月22日  星期  

天气 

心情

   被翻看:308

  
   我的祖籍在成都平原,而我的出生地却在新疆石河子,虽然不在祖籍土生土长,但对大米饭却独有情终,这是基因所在还是父亲的饮食习惯影响了我,说不清楚,反正爱吃大米饭。
   现在生活在大西北甘肃,这里以面食为主,但始终改变不了我的饮食习惯,每天少不了一顿米饭。儿时的记忆犹存,父母由于工作性质是流动单位,在加上工作忙,根本无暇顾及我,而我已到了上学的年龄,为了不耽搁我上学,父母商议便把我从新疆送回祖籍四川郫县,那时我的爷爷奶奶已年寝寿终,只好把我放在二伯家里,二伯家里有俩个和我差不多大的堂妹,在那里,我跟她们学会了四川话,一年后父亲把我接回新疆,在和同伴们一起玩耍时,她们总是笑话我说四川话,便一起来戏弄我,说起民间谣:“我是四川人,爱吃大米饭,三天不吃大米饭,就饿的肚子痛。”我跟着后面追打她们,有时候还摸着眼泪回家给大人告状。长大后跟随父母转战到甘肃,考学、工作,现人已到中年。记得在十多年前,由于工作性质,经常下乡住队,有时候一住就是一个月,吃饭是在乡上的大灶上吃,主食自然是面,当然也有糁饭做调剂,所谓的糁饭就在由大米和黄米混在一起煮好了,再糁一些面,就是这样也是不错的了,至少可以解没有大米饭的馋。有一次灶上没有大米了,一连好几天都是面食,这下我可挨不住了,总觉得没有吃饱,心里缺点什么似的,看来这正应验了那句民谣:“我是四川人,爱吃大米饭,三天不吃大米饭,就饿的肚子痛。”
   在凭粮本供应米、面的那个年代,米是限量的,要解决我们家吃米问题,自然由母亲出面去找在粮食局工作的舅舅走后门,将面换成大米,那个时期大米的质量不是怎么太好,不透亮,粉白粉白地,吃起来咂嘴,但对我们家来说已经是恩赐了,听大人们讲那是米在仓库里出了虫子,就拿出来在太阳光下凉晒,虫子没了,但米却粉化不好吃了。在实际生活中,特别是夏天,我们经常遇到米出虫。记得在90年代初,买米总是买一大袋子,到了夏天,自然会生虫,怕米粉化又不敢拿出去凉晒,只好每顿吃的时候,慢慢检噢,有时候检不干净,自然米和虫子一起吃了,只好自我取乐,虫吃米,我吃虫,虫的蛋白质含量比米高。
   现在条件好了,有了冰箱,而我的经验是,米一旦出了虫,就把米放到冰箱的冷冻层里,过几天拿出来,米里的虫子就成僵尸了,很好检的,再过一段时间僵尸缩成褐色,在淘米时,漂浮在水面上,不用检,很方便,米不粉化,而且香味犹存。
  

完成时间:2010.10.22 10:00:36

  公开状态:完 全 公 开 | 2 条留言 | 查看留言   

 

留言


留言主题: 留言在日记留言到信箱
留言内容:
      

Copyright 2002-2007 版权所有
胡杨林© All rights reserved.
服务支持拓商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