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现在的位置 | 胡杨林日记 [登录] [注册
 
检讨

写作者:鸣笛     日记本: 岁月的痕迹

日期:2010年12月18日  星期  

天气 

心情

   被翻看:1181

  昨天出门遭遇了前所未有过的堵车,通常3个半小时的路程别昂竟然用了10小时。
  贵新线建成后就没有顺畅的时候,是不是受堵全凭点子。我的运气算好的被堵过两次。那年去都匀分院办理交接,高速堵了换国道,结果是换还不如不换。昨天临下班出门,在盘江用餐半个来小时,上了高速就开始堵起,3点一刻才到达县医院,原决定去剑河送学生和棉衣的计划不得不改到今天。
  如果按计划到剑河用餐,会不会避过堵车不得而知,很可能在路上买泡面充饥也难说。
  高速路是单行,路面都有三车道,堵车原因与城市交叉路口车多不同,不外乎是各种原因形成路障有关,但两条道基本不能互换借道,一个小时可以处理完毕的事情硬是拖它几个钟头,才使单向车辆形成长龙,暴露出公路交通遇到突发事件应急处置机制的不完善。
  今年院里的任务忙到年终还在野外也值得检讨。天寒地冻不说,增加了交通安全的风险。按照地质工作规律和往年的习惯,这个时候都应该收队进入室内整理。老同志忙于事务出不去是一方面,担心年轻人眼高手低做不来又是一方面。
  其实这些都是多余的想法,不能小看年轻人。有老同志带着跑固然好,但反过来没有老的指手画脚或许让他们多一些想象的空间。我赞成放出去摸爬滚打,没有太多的框框套套才会有自主创新。当然适时的指导是不可或缺的,但也要因人施教。
  今年着实是个特殊的年份,百年不遇的或者历史上没有记载过的灾害都让我们遇到了。先是忙于抗旱,虽然是上半年的中心工作,但那时的人力并没有全部投入进去。不曾想抗旱快结束的时候意外来了个6.28,应急、排查、再排查、治理勘察设计、重点地区重大隐患详查,一个接着一个,忙得不可开交。
  我想说的是工作要有计划性,宜早不宜迟,有些事情甚至要见缝插针,否则到后来就相当的被动。你说今年特殊,可全国一个天,全局一个样。局的绩效考核会议讲,年初定的目标,项目不减,指标不降,人人都得面对现实。
  有些事情亡羊补牢为时未晚,有些事情只能总结经验教训了。眼下四个野外项目除开关岭详查下达得晚以外,三板溪水库库区地灾详查、地质遗迹调查区划和地下水自动化监测都是去年或今年初下达的,现正围绕在我的老家黔东地区开展工作。中午几拨人马在剑河会合。
  关于野外工期,了解下来的情况是,地质遗迹调查可以回去了,三板溪库区调查还要一周,玉屏安装9个孔的自动化监测设备明天就可转到其它地区,关岭拉网式调查无疑要在元月份才能收官。
  

完成时间:2010.12.18 16:22:55

  公开状态:完 全 公 开 |   

 

留言


留言主题: 留言在日记留言到信箱
留言内容:
      

Copyright 2002-2007 版权所有
胡杨林© All rights reserved.
服务支持拓商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