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现在的位置 | 胡杨林日记 [登录] [注册
 
蒲公英

写作者:胡杨林边的看客     日记本: 幸福依然在路上

日期:2011年03月08日  星期  

天气 

心情

   被翻看:713

   “阳春白雪,和者日众”,可谓是郑小瑛人生中的一个主要目标。为此,她将几乎全部的业余时间都投入到了普及交响乐的工作中。“音乐社会活动家”是她众多称谓中的一个,其他的还有“中国第一女指挥家”,“厦门爱乐乐团艺术总监、首席指挥等等等等。这些都是称谓,也是对她的评价。
  大概是1978年左右,郑小瑛重回中国歌剧院。为了提高听众的音乐素养,在每次音乐会开演前,郑小瑛都会进行约20分钟的音乐讲座,讲解、传授古典音乐欣赏方面的知识,就本次演奏的音乐作品作以介绍。
  开始这么做的时候,她事先在售票窗口外贴出告示,等快开演时,自己就到剧场入口招呼人:“二楼有音乐知识讲座,有兴趣的同志请跟我来。”
  据她讲,开始时的讲座听众只有二、三十个人,慢慢的听众多了起来,有一、二百人了。她一直坚持着在开演前举行音乐知识讲座。正是因此,才有了“郑小瑛模式”一说。
  “当时也是有不同声音的,一是单位不愿为此投入人力、物力和资金;二来,有人说自己这是在出风头。”郑小瑛回忆说,“经历了文革,想法有了些变化,我觉得只要认准的事,就去做,不要管别人怎么说。”
  2007年,厦门爱乐在杭州演出时,一对老年夫妻特意到后台看她,并给她了一封信。信里说,他们夫妻俩20年前听过她的音乐讲座,从中受益。此次特地来表达谢意,她的讲座让他们对音乐有了新的理解,也让他们更加衷爱音乐。他们还专门带了学习音乐的孙女来听她指挥的音乐会。
  
  1929年出生的郑小瑛曾经是个乖乖女,聪慧,伶俐。可能是父母比较喜欢与她同时代的秀兰•邓波儿(1928年出生)的缘故吧,妈妈常常以秀兰为榜样,让她向秀兰学,唱歌、跳舞包括踢踏舞都让她学。她虽不喜欢,也都照着做了。郑小瑛说,妈妈常拿她在人面前显摆,让她在众人前展示才华,这点令她有点讨厌。说这话时,她是微笑着的,能感觉得到平和的语气中是有些甜蜜的。
  中学临近毕业时,老师建议她报考音乐学院。父母反对这样的选择,认为那不是一个正经的职业,要求她学工科或是学医。在爸爸眼里,女性要有一个能生活下去,而且是不求人的职业,要求她学医。学业成绩优秀的郑小瑛按照爸爸的意愿,考入了同济医学院。
  在校期间,郑小瑛经常参加学生组织的活动,渐渐地对解放区产生了向往。她曾两次离家出走都没有成功。第三次出走前的几天,她一直躲在同学家里。着急的妈妈到处找,并让同学带话给她,请求她留下来,不要到解放区去。后来,郑小瑛决定与妈妈见一面。见面时,她吓唬妈妈说,如果她不走的话会被“抓起来的”。妈妈压根就不相信,坚决反对她去。她答应妈妈,她12月24日回家去。48年的平安夜里,妈妈在焦急地等着女儿的归来……也就在妈妈望穿秋水时,她已经登上了轮船,沿长江逆流而上了。
  
  建国以后,郑小瑛到中央音乐学院学习,当时的专业并不是指挥。转学指挥,纯属意外。当时的中央音乐学院有一个教指挥的前苏联老师选择学生标准非常高,学校选派的几个同学他觉得不适合学习指挥,希望校方能换人。
  情急之下,性格开朗活泼,集体活动中爱打拍子的郑小瑛就进入了校方的视野。外藉老师一眼就相中了这个被学校以交差态度推荐来的学生。在校学习期间,正好有两个去前苏联留学进修的名额,在老师的极力推荐下,郑小瑛去了苏联。在那里,她第一上台指挥了歌剧,获得了热烈的掌声。
  1972年,被调到中国京剧团的郑小瑛觉得这事情对她是一个很大的打击,一度认为指挥生涯走到了尽头。“当时我非常难受,京剧是什么,我能干什么,都不清楚。我觉得我要永远离开指挥这个专业了,”郑小瑛说。
  在京剧剧团工作了一段时间后,她发现京剧音乐是她完全不懂的音乐。她开始了京剧音乐的学习,扩展着自己。学着学着,就有点着迷了:“再有时那个小锣响一下,把你的心都勾出来了。中国的传统文化非常美妙。”
  
  
  2007年冬日,人在厦门。当时,正有厦门爱乐的音乐会。因山水间雾气氤氲,因伤感没了心境,放弃了近距离聆听郑小瑛和她的厦门爱乐的机会。
  
  身患癌症期间,不顾女儿的反对,在丈夫的支持下,郑小瑛接受了厦门的邀请,负责组建厦门爱乐乐团。自己非常为他们夫妻间协调和自由关系而感动。从来不愿意站在前台,只是默默支持着实践着“阳春白雪,和者日众”目标的妻子,喜欢远接远送的丈夫一改往日的习惯,在郑小瑛出院,赴异国指挥了爱沙尼亚国家交响乐团的演出归来后的1998年,陪郑小瑛南下。
  
  郑小瑛从不挑乐队。她说作为指挥,有责任帮助乐队提高自己的艺术品质。觉得自己能干些什么时,她就去干了。她是很投入的,是非常认真地投入。
  1989年,郑小瑛和大提琴家司徒志文、小提琴家朱丽共同发起,在北京成立了一个完全由志愿者组成,非赢利的民办团体:“爱乐女”室内乐团。在最初的6 年里,他们就为20多万人演出了240多场高雅音乐会,面向青少年和社会基层,带讲解的音乐会占到了2/3。一位新入学的学生听罢音乐会后经乐团去信说:“我来自农村,这是我生平第一次欣赏高雅音乐,听了郑老师的讲解,没想到竟是一次意外的收获、永恒的纪念,它将推动我在未来的道路上健康前进……”
  乐团成立至今,先后共有70多位女艺术家加盟“爱乐女”, 郑小瑛被团员们戏称为“舵主”。2009年,他们从世界各地赴厦门相聚,共忆往昔岁月。记得,《“爱乐女20年回响”音乐会》上,章红艳弹奏的是乐团的保留曲目《琵琶行》。
  女作曲家瞿希贤曾经称乐团的团员们为“低谷中的鲜花”。
  
  1995年,“‘95’北京非政组织妇女论坛”在北京召开。开幕会上,身着蓝色长裙、手持白色指挥棒的郑小瑛以流利的英语热情洋溢地说:“我衷心地用我们热烈的音乐欢迎世界各国的妇女姐妹们!最后我们以伟大贝多芬的《欢乐颂》迎接大会的开幕!”
  在108名身穿白纱长裙的《中国‘爱乐女’交响乐团》演奏员前,她举起那白色的指挥棒,手起手落,拉开了大会的序幕。
  有报道说:“乐声刚刚奏响,台下便响起了有节奏的掌声,全场4万多名来自世界各地的姐妹们,激动得拉起手来,大家和合唱队一起,用不同的语言同声高唱‘欢乐女神,圣洁美丽,灿烂光芒照大地’,‘亿万人民团结起来,大家相亲又相爱’”
  那一年,郑小瑛获联合国第四届世界妇女大会特别嘉奖。
  
  

完成时间:2011.03.08 17:22:06

  公开状态:完 全 公 开 | 1 条留言 | 查看留言   

 

留言


留言主题: 留言在日记留言到信箱
留言内容:
      

Copyright 2002-2007 版权所有
胡杨林© All rights reserved.
服务支持拓商网